最近琢磨的事儿:十年期国债这玩意儿
大伙儿今天得闲,跟大家伙儿唠唠我最近瞎琢磨的一个东西——就是那个“中国十年期国债”。以前我对这些玩意儿真是一窍不通,总觉得是离咱老百姓十万八千里的东西,跟银行存款、余额宝啥的比起来,听着就头大。
起因是啥?就是老瞅着新闻里蹦出来,一会儿说收益率又新低了,一会儿又说啥资金面宽松。咱也不是啥经济学家,一开始看得是一头雾水。就寻思着,这玩意儿老被提起,肯定有它的道理?我就开始留心了。
我就在一些财经APP或者网站上搜。输入“十年期国债”,嚯,出来一堆数字和曲线图。我记得有段时间,老看到说收益率报个1.981%,说是跌破“2.0%”了,进入“1时代”。当时我就纳闷,这数字到底啥意思?是高了还是低了?
后来我又看到,说某个活跃券,比如叫啥“240011”的,收益率跌到1.8225%,又创了个新低。我就想,这玩意儿跟咱买菜似的,价格便宜了买的人就多了?还是说,这玩意儿收益低了,就没人要了?脑子里一堆问号。
我为啥突然关心这个了?
说起来也挺简单。前些年,不是股市上蹿下跳的嘛我身边好几个朋友,有赚嗨了的,也有赔得垂头丧气的。我这人心脏不行,看不了那个刺激。后来我就寻思,有没有啥稳当点的东西,别想着发大财,至少能让手里的俩钱别毛得太快。
有一次跟个老哥聊天,他就提到这个国债,说是什么“金边债券”,风险低。我当时也没往心里去,就当听个乐呵。后来自己瞎琢磨,这玩意儿既然国家发的,总不能赖账?就开始自己瞎看,想搞明白点门道。
我就去扒拉资料,东瞅瞅西看看。,原来这个收益率,跟国债的价格是反着来的。大家要是都抢着买国债,价格就上去了,那新买的人拿到手的收益率自然就低了。反过来,要是没人买,价格跌了,收益率就高了。不知道我这理解对不对,反正我是这么给自己解释的。
我还看到说,啥“货币宽松预期较高,带动各期限各品种收益率全线下行”,这话听着挺专业,我琢磨着大概意思就是市面上的钱多了,或者大家觉得以后利息可能要降,那现在买固定收益的国债就划算,买的人一多,收益率就下来了。就像有一阵子,10年国债收益率持续突破年内低点,收于1.77%附近,说是年初以来下行幅度都快90个基点了。这一个“基点”又是我又去查,,万分之一。
有时候,这玩意儿也不是一直跌。我也看到过报道说,比如10年期主力合约TM,前一天尾盘还跳水,第二天上午又收跌,但下午又小幅反弹。还有30年期的,跌幅更大。这就说明市场也是有波动的,不是一头走到黑。
我现在的状态,就是:
- 持续关注: 每天没事儿就打开手机瞅瞅相关的新闻,看看那些数字咋变的。虽然不一定能完全看懂背后的复杂逻辑,但起码混个脸熟。
- 学习理解: 碰到不懂的词儿,比如“活跃券”、“主力合约”、“基点”、“收益率曲线”这些,就去网上搜搜白话解释,争取搞明白个大概意思。不是为了当专家,就是满足好奇心,也算给自己扫扫盲。
- 不瞎操作: 我这也就是看看,纯粹是个人兴趣驱动的观察和记录。真要自己上手买卖,那可就不是看看新闻这么简单了,得系统学习,还得考虑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我这还没到那一步,就是先了解了解。
我对这个十年期国债的“实践”,主要还是一个从零开始的观察和学习过程。从一开始的完全不懂,到现在能看懂一些基本的数据和说法,知道它大概是怎么回事,也算是个小进步。这玩意儿背后牵扯的东西太多了,经济大环境,央妈的政策,市场上的钱多钱少,还有国际形势啥的,都可能影响它。够我慢慢琢磨的了。今天就先分享到这儿,以后有啥新发现或者想明白了再跟大家伙儿唠。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