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们儿我今天得好好说道说道这个92号汽油的事儿。以前,我对这油价真没啥概念,车子没油了就去加,加多少钱也记不太清楚,反正就是个必需品嘛但最近这两年,尤其是我换了辆稍微费点油的车之后,这油价可就成了我重点关注对象了。
开始关注的契机
最早是啥时候开始琢磨这事儿的?大概是去年有一次,我记得特清楚,眼瞅着油箱快见底了,寻思着第二天上班顺路加一下。结果第二天到加油站,好家伙,一升涨了快两毛钱! 当时我就有点懵,心想这玩意儿波动这么大?从那以后,我就开始留心了。
我的实践过程
一旦对啥事儿上了心,就喜欢琢磨。于是我就开始琢磨这油价到底是个啥规律。
第一步,先是看新闻。 我发现这油价调整是有窗口期的,大概十个工作日一调。每次调价前几天,各种消息就出来了,说什么“预计上涨多少元/吨”或者“预计下调多少元/吨”。我就开始留意这些信息,比如说看到消息说“新一轮油价统计周期第X个工作日,预测汽柴油下调XX元/吨,折算为**元/升”,我心里就有数了,知道大概啥时候加油能划算点。
第二步,关注本地油价。 光看全国的预测还不行,我还得知道我们这儿具体卖多少钱。有时候我会路过加油站的时候特意瞅一眼价格牌。比如我记得有段时间,我看到我们山东这边,像青岛、烟台这些地方,92号汽油好像是七块四毛八一升,心里就默默记下来了。有时候出差去别的省,比如吉林,看到长春那边92号汽油七块四,感觉跟我这儿也差不太多。
第三步,就是“卡点”加油。 知道了调价窗口,也知道了预测是涨是跌,那操作起来就简单了。如果预测要涨价,我就在调价前一天,不管油箱里还剩多少,都去给它灌满。要是预测要跌?那我就挺着,只要车还能开,就等到降价那天再去加。有一次我记得特清楚,说是预计油价下跌180元/吨,折合下来一升能便宜一毛多,我就硬是多等了两天,加满一箱油也能省个几块钱,虽然不多,但心里舒坦!
一些小发现
在琢磨这事儿的过程中,我还发现一些有意思的现象:
- “搁浅”是个啥玩意儿? 有时候新闻会说“预计油价下调30元/吨(处于搁浅范围)”,一开始我也不懂,后来查了查才知道,原来是波动太小,就不调了。
- 国际油价影响大。 每次看新闻分析,都说国际原油价格怎么怎么样,然后国内成品油价格就跟着动。感觉这玩意儿还挺复杂的。
- 不同地方油价有差异。 虽然国家有个大概的指导,但具体到每个省,甚至每个市,油价都可能有点不一样。像之前看到说北京92号7块4毛4,天津7块4毛3,河北也是7块4毛3,山西是7块3毛9,都差不离,但细看还是有区别。
现在的心态
关注92号汽油油价已经成了我生活中的一个小习惯了。虽然说一箱油也差不了太多钱,但这种“能省则省”或者说“掌握点规律”的感觉,还挺有意思的。有时候看到朋友圈有人抱怨油价又涨了,我还能跟人分析分析,说说下次调价窗口是啥时候,预测是涨是跌,也算是个小小的谈资。
从一开始的毫不在意,到后来的留心观察,再到现在的习惯性关注和“卡点”操作,这个过程也算是自己生活实践中的一个小小的记录了。虽然只是个油价,但也折腾出了点儿小乐趣,不是吗?下次油价调整据说是4月17号晚上24点,我还得盯着点儿,看看这回是涨是跌!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