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当初我刚开始琢磨基金这玩意儿的时候,看着那个净值每天蹦来蹦去的,心里就犯嘀咕,这玩意儿到底是怎么算出来的?涨了跌了,凭啥呀?就喜欢刨根问问底,不懂就浑身不舒坦。我就开始自个儿琢磨这事儿。
我就是在网上瞎搜呗,什么“基金净值计算公式”,“基金涨跌幅怎么看”,铺天盖地的信息。看得我是一头雾水,感觉比我上学时候解数学题还复杂。什么资产总值、负债总值、基金份额总数……听着就头大。
后来我寻思,不行,我得找个简单的法子理解。我就把基金想象成一个大菜篮子。基金公司,就是那个管菜篮子的人。
咱们大伙儿,就是投资者,把钱凑份子给这个管菜篮子的人,他,就拿着这些钱去市场上买各种菜,比如股票、债券,有时候也可能留点现金备用。这菜篮子里所有的菜,在每天股市收盘之后,都会有一个当天的市场价格,对?
第一步,就是算算这整个菜篮子里的东西拢共值多少钱。 把所有股票按收盘价算个总值,债券也算个总值,再加上篮子里剩下的现金,这就构成了基金的“总资产”。
管菜篮子的人也不是白干活的,他得收点管理费,托管费,还有其他一些运营的开销。这些就是要从菜篮子总价值里头扣掉的,算是“负债”。
第二步,用那个“总资产”减去这些“负债”,剩下的就是这个菜篮子真正“净”的价值了,也就是所谓的“基金净资产”。
现在咱们知道了整个菜篮子净值多少钱。但是咱买基金的时候,不是买整个篮子,而是买里头的一份儿、两份儿,这个“份儿”就是“基金份额”。
所以第三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就是用这个“基金净资产”去除以总共发了多少“基金份额”。 这么一除,得出来的数,就是咱们每天看到的那个“基金单位净值”!说白了,就是每一份基金值多少钱。
举个例子,不一定准,就那么个意思:
假设一个基金,它持有的所有股票、债券啥的,今天收盘后一共值1个亿。
然后它今天该付的管理费、托管费这些乱七八糟的费用加起来是10万。
那么这个基金今天的净资产就是1亿减10万,等于9990万。
如果这个基金总共发行了1亿份。
那今天的基金单位净值就是 9990万 / 1亿份 = 0.9990元/份。
至于那个每天的涨跌幅,那就更简单了。就是用今天的净值减去昨天的净值,再除以昨天的净值,乘以100%。 比如昨天净值是1块,今天是1.01块,那涨幅就是 (1.01 - 1) / 1 100% = 1%。
我还发现一个事儿,就是咱们当天买卖基金,那个成交价不是咱们下单那一刻的价钱,而是要等到当天股市收盘后,基金公司把上面那一套算完了,得出当日的净值,才按那个净值给你成交。这叫“未知价原则”,也挺有意思的。
就这么一步步琢磨下来,总算是把基金净值这事儿给捋明白了。虽然咱自己平时不用亲手去算,都是基金公司算好了公布,但知道了它是怎么来的,心里就踏实多了,看基金涨跌的时候,也不再是两眼一抹黑了。感觉自己又进步了一点点,哈哈!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