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儿个,我又扒拉了一下我的自选股池子,顺便瞅了瞅最近市场上的一些票。就好琢磨这些玩意儿,尤其是自己关注过的,或者说,曾经“战斗”过的票,总得多看几眼,记录记录,也算是给自己积累点经验教训。
我的实践过程与记录
话说这个603029,也就是天鹅股份,这票我早就注意到了。最开始是啥时候?大概就是市场上传言说某些板块要动的时候,我就会把相关的票都拉出来过一遍。我记得当时筛选的逻辑挺简单的,就是看看哪些票在底部趴了很久,或者说形态上有点意思,可能会有资金关注的。
第一步:初步筛选与关注
我通常会先看大盘的整体情况,再看板块。如果某个板块有政策风吹草动,或者行业出了啥利我就会重点关注。天鹅股份这票,当时好像就是跟一些农业现代化、或者说棉花机械沾点边。我一看,市值不大,盘子相对轻,这种票一旦有资金点火,就容易拉起来。就把它扔进了我的自选股池子,设置为“观察”状态。
第二步:观察盘面与消息面
放进自选之后,也不是立马就买。我一般会观察几天它的动向。看看它的成交量有没有温和放大,股价在关键位置有没有支撑,有没有主力资金介入的迹象。我也会去翻翻相关的公告,看看公司最近有没有啥大事发生,比如业绩预告、重组并购传闻(当然这个得小心求证)、或者有没有机构去调研。
我记得有段时间,天鹅股份确实有过一波行情。当时盘中我瞅着它拉升的劲头还挺猛,有过几次涨停板。这种时候我就会特别留意,看看封单怎么样,涨停是缩量还是放量,第二天会不会高开或者继续封板。我记得有一次它涨停后,我还特地去查了下龙虎榜数据,看看是哪些席位在买卖,是游资短炒还是机构行为。这些都是我日常会做的功课。
第三步:结合技术指标做判断(尝试)
光看消息面和盘面感觉还不够,我还会简单瞅瞅技术指标。比如看看均线系统是不是多头排列了,MACD是不是金叉了,KDJ有没有超买超卖的信号。我不是技术派大佬,这些指标对我来说更多是辅助参考。比如说,如果股价涨了不少,KDJ也到了高位,那我可能就会谨慎一点,觉得短期风险大了。
我记得有一次天鹅股份涨到一定位置,好像是十八块多还是多少来着,我就感觉有点到阶段性压力位了。当时看各种技术指标也确实有点钝化或者顶背离的苗头。那时候我就会在我的小本本上记下来:“603029,短期涨幅较大,注意回调风险”。
第四步:模拟操作与复盘(或小仓位试错)
有时候,如果感觉机会不错,我可能会用很小的仓位去试试水。比如,我觉得它回调到某个支撑位了,可能会尝试性地买一点点。买了之后,我就会更紧地盯着它的走势。是继续下跌,还是企稳反弹?我的止损点设在哪里?盈利目标大概是多少?这些都得提前想
就拿天鹅股份来说,我记得它有过几次打开涨停板的情况。这种时候就很考验人了。是该跑,还是觉得洗盘后还会继续上?我一般会结合当天的市场情绪和个股的量能变化来判断。如果大盘不个股又放量开板,那我可能就先出来了,落袋为安或者避免更大损失。
我还会做复盘。就是把一段时间的操作记录下来,看看哪些判断对了,哪些错了。比如,我曾经看到有分析说天鹅股份“短期强势上涨过程中,可逢低买进”,我就会思考,这个“逢低”到底是多少?什么信号出现算是“低”?如果我真的操作了,是买早了还是买晚了?这些都是宝贵的经验。
第五步:持续跟踪与调整策略
股票投资不是一锤子买卖。即便是已经操作过的票,我也会持续放在自选里跟踪。看看公司后续的基本面有没有变化,比如年报、季报披露的业绩怎么样,有没有新的增长点。天鹅股份之前也发过业绩说明会的公告,我也会去大概了解一下公司对未来的展望,管理层对经营的看法等等。
我看到的数据,比如什么“净流出多少多少万”,“市场排名多少位”,“平均成本多少”,这些我也会看,但不会完全依赖。因为这些数据都是滞后的,而且有时候主力资金的操作也很迷惑人。关键还是得有自己的判断逻辑。
- 我的观察点主要有:
- 股价的相对位置(高位/低位)
- 成交量的变化(放量/缩量)
- 关键技术指标的信号(均线/MACD等)
- 公司基本面消息(公告/业绩/行业动态)
- 市场整体情绪与板块热度
对于603029天鹅股份这只票,我的实践过程就是从初步筛选、观察盘面消息、结合技术指标分析,到可能的模拟操作或小仓位试错,再进行持续跟踪和复盘这里面没有啥复杂的理论,就是一些土方法和个人的思考。炒股这事儿,多看、多想、多记、多总能摸索出点适合自己的门道来。今天就先分享到这儿,希望能给同样在市场里摸爬滚打的朋友们一点小小的启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