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最危险的房企都啥样?买房人小心别上当!

二八财经

大伙儿晚上今天咱们聊点刺激的,就是这个“目前最危险的房企”。这事儿,不是我道听途说,是我自个儿琢磨、观察、再加上一些经历总结出来的。毕竟这年头,买套房不容易,万一踩坑,那真是欲哭无泪。

我的“排雷”实践起点

话说没啥大本事,就是喜欢瞎琢磨。早些年,身边有朋友买房,结果那楼盘开发商资金链断了,房子盖了一半就撂那儿了,朋友那叫一个惨。从那会儿起,我就特别留意这事儿。也不是说我有多专业,就是多长了个心眼,想着以后自个儿或者亲戚朋友再碰上这事儿,能提前避避险。

目前最危险的房企都啥样?买房人小心别上当!

第一步:摸底,看“家底”厚不厚

我琢磨着,一个房企稳不稳,得看它兜里有多少钱,欠了多少债。这就跟我自个儿过日子一样,你要是欠一屁股债,天天拆东墙补西墙,那肯定悬。我开始学着看一些公开的信息,虽然咱不是专业的财务,但有些基本的数据还是能看懂的。

我就重点关注几个点:

  • 负债率:这个词儿听着挺唬人,说白了就是看它总共欠了多少钱,占它总资产的比例。要是这个比例太高,比如动不动就百分之八九十,甚至更高,那我就得打个大大的问号了。你想,大部分都是借的钱,万一哪个环节出点问题,资金一抽紧,不就完了?
  • 现金流:光看欠债还不行,还得看它手头活钱多不多。要是账上有很多应收账款,但实际到手的现金很少,那也危险。房子卖不出去,或者卖出去了钱回不来,都可能导致现金流嘎嘣一下断掉。
  • 目前最危险的房企都啥样?买房人小心别上当!

那会儿我就是没事儿翻翻财经新闻,看看行业报告,虽然看得迷迷糊糊,但看多了,大概也能摸出点门道。特别是有些房企,隔三差五就爆出点债务违约的传闻,这种就得特别小心。

第二步:实地探查,看项目“动静”

光看纸面数据,总觉得不踏实。后来我养成个习惯,如果真要关注哪个房企,或者它在我家附近有楼盘,我就抽空去工地转转。

主要看啥?

    目前最危险的房企都啥样?买房人小心别上当!

  • 施工进度:工地是不是热火朝天?还是冷冷清清没几个人?塔吊动不动?如果一个项目宣传得挺但工地几个月都没啥大变化,那肯定有问题。
  • 工人状态:这可能有点玄学,但我感觉,如果工人精神面貌干活有劲头,说明这家房企至少目前还能正常发工资,项目管理也还行。要是工人怨声载道,那多半是出问题了。
  • 销售中心的“温度”:我会装作购房者去售楼处看看。人多不多?销售热情不热情?优惠力度是不是大得离谱?如果一个地段不错的楼盘,价格却比周边低一大截,还给出各种夸张的优惠,那也得多个心眼。天上不会掉馅饼,这种往往是开发商急着回笼资金的表现。

我记得有一次,我关注的一个房企,它在市郊有个大盘。我隔几个月去看一次,头两次还行,后来再去,发现工地上的工人明显少了,晚上亮灯的也少了。售楼处也开始搞一些“工抵房”、“特价房”的大促销。这时候我就感觉不太妙了。

第三步:搜集“口碑”,听市场反馈

目前最危险的房企都啥样?买房人小心别上当!

现在网络这么发达,房企的口碑也很重要。我会去一些业主论坛、社交媒体上搜搜这个房企的名字,看看已经买了他们房子的业主都是怎么评价的。

重点关注:

  • 交房质量:有没有大规模的维权事件?比如房屋漏水、墙体开裂、虚假宣传等等。如果一个房企交的房子问题百出,那说明它内部管理和品控肯定不行。
  • 物业服务:虽然物业是后期的事情,但也能反映出房企的责任心和持续经营能力。
  • 负面新闻:除了债务问题,有没有其他官司缠身、或者被监管部门处罚的情况。
  • 目前最危险的房企都啥样?买房人小心别上当!

我发现,有些房企,名气挺大,广告也打得响,但网上一搜,全是业主投诉和维权,这种即便它暂时没爆雷,我也会把它列入“高风险”名单。

我的“实践”哪些特征比较危险?

经过这么些年的瞎琢磨和观察,我总结出几个在我看来比较危险的房企特征:

第一类:摊子铺得太大,到处借钱的。 就是那种前几年疯狂扩张,到处拿地,但自身造血能力跟不上,主要靠融资续命的。一旦融资环境收紧,或者市场下行,就很容易资金链断裂。这种通常负债率都高得吓人。

第二类:项目质量问题频发,口碑差的。 房子是用来住的,如果质量都保证不了,三天两头出问题,业主天天维权,这样的房企,就算资金没问题,它的产品也没人敢买,迟早要完蛋。

目前最危险的房企都啥样?买房人小心别上当!

第三类:盲目多元化,主业不精的。 有些房企,主业还没整明白,就跑去搞什么汽车、搞什么金融、搞什么文旅。结果副业没搞还把主业的资金给挪用了,拖垮整个公司。这种就属于不务正业。

第四类:项目周转慢,存货积压严重的。 房子盖好了卖不出去,或者回款特别慢,这都会占用大量资金。时间一长,现金流扛不住,就容易出事。

第五类:老板或高管频繁出事的。 这就不用多说了,掌舵人都出问题了,这船能开得稳吗?

我这些都是土办法,肯定没有专业机构分析得那么透彻。但我觉得,作为普通老百姓,多留个心眼,从这些基本面去观察,总能避开一些明显的“大坑”。毕竟咱们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买房是大事,谨慎点总没错。

今天就先跟大家伙儿分享到这儿。这只是我个人的一些实践和看法,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大家买房还是得自己多方考察,擦亮眼睛。希望对大家有点启发!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AddoilApplauseBadlaughBombCoffeeFabulousFacepalmFecesFrownHeyhaInsidiousKeepFightingNoProbPigHeadShockedSinistersmileSlapSocialSweatTolaughWatermelonWittyWowYeahYellowdog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3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