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聊聊我这个“回报二号”的折腾记录。这玩意儿,说白了就是个基金,名字听着挺吉利,当初我也是冲着这个“回报”俩字去的。
最初的念想和准备
我手里有点闲钱,不多,就想着别放银行里吃那点死利息了。寻思着找个什么东西投投,股票,我又不太懂,感觉风险太大了,心脏受不了那个刺激。后来听人说混合基金风险相对小点,收益可能也比纯债的好点。我就开始在各种软件上瞎转悠,看来看去,就瞅见了“回报二号”这个名字。
我干了啥?
- 第一步,看名字。“回报”,好兆头!“二号”,说明可能还有一号三号,感觉是个系列产品,应该不会太差?这是我当时最朴素的想法。
- 第二步,瞅了瞅历史。 大概翻了翻它过去几年的走势图,有高有低,但好像大方向还行,没出现那种直接腰斩的情况。心里稍微踏实了点。
- 第三步,看了看别人的评价。 网上说啥的都有,有说好的,有说一般的。我就挑那些看起来比较中肯的看了看,心里大概有个数。有人提到过它投资比较多元,想着这样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应该能稳当点。
上手操作与过程
琢磨了几天,我决定先少投点试试水。那会儿也没想太多,就想着万一亏了,也别太心疼。操作倒也简单,就在平时用的那个理财软件上,找到了它,然后选了买入,输了金额,确认,钱就划过去了。
刚开始那几天,我跟打了鸡血似的,天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打开软件看看涨了没,跌了多少。涨了,就美滋滋的,感觉自己眼光不错;跌了,就有点小郁闷,琢磨着是不是买早了或者买错了。
具体经历是这样的:
- 初期的小兴奋:刚买进去那阵子,正好赶上市场还行,小涨了一点,虽然没多少钱,但心里挺乐呵的。
- 遭遇波动:好景不长,过了一段时间,市场开始震荡。这“回报二号”也跟着上蹿下跳的。我记得特别清楚,有段时间,好像是2022年那会儿,全球市场都不咋地,什么冲突啥的,它也跟着萎了一阵,数字不好看。那会儿真是天天盯着,心里七上八下的。
- 分红的惊喜(或者说安慰):后来还真给我分过一次红,虽然不多,但好歹是个念想,感觉这钱没白放。当时还特意去查了下,说是每年可能会分一次,具体多少得看它赚了多少。
- 逐渐佛系:时间长了,天天看也看不出花来,涨跌也就那样了。而且我发现,这玩意儿你越是天天盯着,心情就越容易被它左右。索性后来我就不怎么看了,隔三差五想起来了才瞅一眼。
目前的情况与感悟
到“回报二号”还在我账户里躺着。没让我发大财,但也没让我亏得底儿掉。它就像那种不太出彩但也不会闯大祸的邻家小孩,平平淡淡的。
我琢磨着,这种混合型的基金,可能就是追求一个相对稳健。广告上说的那些天花乱坠的,听听就真指望它能短期暴富,那不太现实。股市有风险这话真不是白说的。
我现在的想法是:
- 放平心态:投资这事儿,急不来。尤其是我这种小打小闹的,就当是强制储蓄了,顺便看看能不能跑赢一点点通胀。
- 分散投资:后来我也学乖了点,没把所有的钱都放这一个上面,也零零散散投了点别的,风险分散开,心里踏实些。
- 长期持有?:目前看,只要它别出啥大幺蛾子,我可能就先这么放着了。毕竟当初选它,也是看中它一个“稳”字。
这回“回报二号”的实践,对我来说算是一次学习。从一开始的啥也不懂,到现在多少有点自己的心得体会。虽然过程有点小波折,但结果还算能接受。就这样,继续放着,看看它以后还能不能给我带来点小“回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