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来聊聊我手上这万科A的事儿,真是说起来一把辛酸泪。这股票,当初我可是正儿八经研究过的,也算是自己的一次实践记录了。
当初为啥会瞅上万科A?
记得那会儿是想找个稳当点的,盘子大的,不容易出幺蛾子的票。万科嘛地产龙头,牌子响当当的,上市也早,我寻思着这种公司,总不至于太差?看了看它以前的业绩,好像大部分时间都还挺能赚钱的,感觉挺靠谱。那时候还看到有说法,说是复权后涨了好多好多倍,心里就有点痒痒了。
我的建仓和后续操作
我大概是在股价还在十几块晃悠的时候开始关注的。具体点,我记得我第一批买入的价格好像是15块6毛左右。当时心里还挺美,觉得这价格不算高,毕竟它最高的时候冲到过三十多块!想着就算不回到巅峰,稍微涨点也能赚。
然后,我就开始分批买入。一开始还行,小打小闹。谁知道,这股价跟坐了滑梯似的,一路向下。我还记得当时有个想法,就是跌了嘛机会,可以拉低成本。于是在它后续下跌的过程中,我又陆陆续续补了点仓。现在回想起来,那真是个不太成熟的想法,分批买入的价格区间设得太小了,没几下就把子弹打得差不多了。
眼瞅着它一路向下
真是没想到,这股价跌起来没完没了。从十几块,到后来的个位数,什么9块、8块,甚至我记得还看到过7块、6块多的价格。每次打开账户看到那个绿油油的数字,心里都拔凉拔凉的。
尤其是有段时间,好像是公布了去年的业绩,市场反应特别冷淡,股价又往下探了一截。我当时就寻思,这到底咋回事?以前看着挺好的公司,怎么股价就这么不给力?
后来我也看了不少分析,说什么行业不景气,公司转型压力大,各种说法都有。我一个普通小散,也搞不太懂那么多道道,就知道自己手上的票一直在缩水。
这回实践的反思
- 第一点,还是买入的时机掌握得不有点盲目乐观了,总觉得跌得差不多了,结果底下还有十八层。
- 第二点,补仓的策略也有问题。不是说不能补,但得有章法,不能像我这样,跌一点补一点,结果越补越套。
- 第三点,对一个行业的整体趋势判断,还是太欠缺了。光看单个公司过去的辉煌,忽略了它所处的大环境。
现在这万科A的股价,短期看是没啥大指望了,基本上就是在低位徘徊。我这部分资金也算是结结实实地套在里面了,短期内也动不了。就当是花钱买个教训,也算是实践了一把,虽然这实践成本有点高。
这就是我捣鼓万科A股价的一段经历,分享出来给大家伙儿提个醒,投资这玩意儿,真是得谨慎再谨慎,不能光凭感觉来。也算是我自己的一份实践记录,以后再操作,可得长点心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