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老琢磨着万科这家公司,大家都在说房地产这那的,我就寻思着,咱也别光听热闹,自己动手瞅瞅它的家底到底怎么样。所以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下我扒拉万科财务报表的这点事儿。
第一步:找材料,那叫一个费劲
咱得先找到万科的财务报表。这玩意儿一般在公司官网的投资者关系栏目里,或者一些财经网站上也能搜到。我一般习惯找年度报告,那里面信息全乎。下载下来一看,嚯,好家伙,动不动就上百页,看得我眼都花了。不过没办法,硬着头皮也得看。
第二步:先看“三大表”,心里有个谱
财务报表主要就看那“三大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这就好比给公司拍X光片,看看骨架子怎么样,肉厚不厚,血流得畅不畅。
我先是扒拉资产负债表。主要看啥?看它总共有多少家当(总资产),欠了别人多少钱(总负债),自己真正有多少本钱(净资产)。我特别留意了一下它的资产都是些比如存货(盖了多少房子还没卖出去),还有应收账款啥的。负债那边,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的比例我也瞅了瞅,看看它短期内还钱的压力大不大。
接着就是利润表了。这个表直接告诉你公司挣没挣钱,挣了多少。我从营业总收入开始看,然后是营业成本,再往下就是毛利润、营业利润、净利润这些。我会特别关注一下它的营收是不是在涨,利润率怎么样,跟前几年比是高了还是低了。这几年房地产行业不都说难嘛我就想看看万科的利润受影响大不大。
是现金流量表。这个表我觉得特实在,因为它反映的是公司兜里真金白银的进出情况。利润表上挣钱了,不代表现金就真的到手了。我重点看了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这个数如果是正的,而且比较稳定,那说明公司主营业务“造血”能力还行。要是这个数不太好看,那可能就得琢磨琢磨了。
第三步:算算比率,看得更明白
光看绝对数字还不够,我还喜欢算几个财务比率,这样能更直观地比较。比如:
- 资产负债率:拿总负债除以总资产。这个比率能看出公司的借钱程度,太高了风险就大点。
- 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这两个是看公司短期还债能力的。就是用流动资产(容易变现的资产)去除以流动负债(一年内要还的债)。速动比率更严格点,把存货给剔除了。
- 净资产收益率(ROE):拿净利润除以净资产。这个是衡量股东投钱的回报率,当然是越高越
- 毛利率和净利率:看看卖东西的利润空间有多大。
这些比率也不是算出来就完事了,我还会把它们跟万科自己过去几年的数据比,也跟同行业其他几家大公司比一比,这样心里就有个大概的参照了。
第四步:结合行业情况和公司新闻瞎琢磨
财务报表是死的,但公司是活的。光看数字还不行,我还得结合当前房地产行业的整体情况,比如政策调控、市场需求这些。还有就是看看万科最近有没有啥大动作,比如拿了什么地,搞了什么新业务。这些信息综合起来,才能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和未来发展有个更全面的判断。
比如说,我看到存货比较多,就得想想,是因为房子不好卖了,还是公司在为未来扩张做准备?看到负债比较高,也得分析一下,是行业普遍现象,还是公司自身扩张太猛了?
我的总结感受
扒拉了一通下来,感觉对万科这家公司算是有了个模模糊糊的认识。看财务报表是个细致活儿,也是个体力活儿。数字本身不说话,但数字背后能看出很多门道。也不是说看完就能成股神,但至少能让自己在看各种新闻报道的时候,心里能多一份自己的判断,不至于被人云亦云地带着跑。
我这人就喜欢瞎琢磨,自己动手去扒拉这些数据,比听别人讲有意思多了。这回分析万科的财报,也算是自己实践学习的一个小记录。希望对大家有点启发,有空也可以自己动手试试,挺有意思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