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就爱瞎琢磨,尤其是看到一些公司或者现象,总想自己去扒拉扒拉,看看背后到底是咋回事。就跟大家聊聊我琢磨“光线传媒旗下艺人”这事儿的过程。
我咋开始琢磨这事的?
说起来也简单,就是前段时间看了几部电影和剧,发现诶,好几个熟面孔好像都是光线传媒的。然后我就好奇了,这家公司培养艺人有啥门道没?是不是有什么特别的偏毕竟一家影视公司,艺人可是核心资产之一。我就想着,得自己动手去了解了解。
我的“实践”开始了
第一步嘛肯定是先上网搜集信息。我没啥内部渠道,就是用最笨的办法,打开搜索引擎,输入“光线传媒 艺人名单”、“光线传媒 签约艺人”这些关键词。然后一个个看,把能找到的名字都记下来。
记下来之后,我就开始归类整理。哪些是比较火的,哪些是感觉眼熟但叫不上名的,哪些是刚出道不久的。我还特别留意了他们出道作品,以及后续接的资源类型。比如,我发现他们家早期推的艺人,好像不少都是通过自家投拍的青春片、校园剧出来的。这算不算一个路子?我就在小本本上打了个问号。
我就开始“看作品,对号入座”。我会去翻翻这些艺人演过的片子,特别是光线主投或者参与的。看看他们在里面的表现,角色重要程度啥的。这一步挺花时间的,因为得一部部作品去看,或者至少去了解个大概。
- 比如说,我注意到任敏,她最早《悲伤逆流成河》出来的时候,感觉光线是挺捧的,直接女主角,起点不低。后续资源也给了一些,但好像发展过程中也遇到点波折,比如有些妆造争议什么的。
- 还有孙千,也是光线旗下的。我感觉她也是一直在拍戏,机会不算少,但好像总是差那么一口气,没能大爆起来。
- 还有一些更年轻的,或者作品没那么多的,我就简单记下名字和主要作品,持续观察。
我还顺带看了看光线传媒这些年的电影电视剧项目。把艺人和项目联系起来看,就更有意思了。能大概感觉到,,原来这个项目用了自家谁谁谁,那个项目又给了谁机会。能看出公司在不同阶段,对不同艺人的一个资源倾斜方向。
这个过程中,我也会看一些娱乐新闻、粉丝讨论什么的,但这些东西我就当参考,毕竟真真假假太多了。我还是更相信自己通过作品和公开信息整合出来的判断。
捣鼓半天,我琢磨出点
经过这么一番“实践”,我对光线传媒的艺人情况大概有了个模糊的印象。感觉他们家选人还是有自己的一套标准的,比较偏爱年轻有潜力的,尤其是那些能撑起青春题材的。而且光线本身作为制片方,确实能给自家艺人提供一些“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机会。
艺人能不能火,因素太多了。公司给机会是一方面,艺人自身的实力、运气、观众缘,还有市场大环境,都挺重要的。光线旗下的艺人发展情况也是各有不同,有的出来了,有的还在努力,这都挺正常的。
我这也就是自己瞎琢磨的一点心得,肯定不全面,也不专业,就当是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这个“吃瓜群众”是怎么一步步去了解一个事情的过程。挺有意思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嘛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