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跟大家伙儿聊聊我看股指期货行情走势图那点事儿。这玩意儿,刚开始接触的时候,真是两眼一抹黑,啥也看不懂。不像咱平时买菜,价格明明白白,这曲线、柱子啥的,花里胡哨的,搞得我头都大了。
一开始接触这玩意儿
记得那是前年,一个朋友老跟我念叨什么“期指”、“做空做多”,我寻思着这到底是啥高科技。他就给我打开一个软件,指着屏幕上一堆红红绿绿的线条和柱子说:“喏,这就是股指期货的走势图。”我当时就懵了,这不就跟心电图似的吗?他说,这里头学问大着,能看出市场是涨是跌的趋势。
我就试着自个儿琢磨。第一步,我就是找了个能看行情的地方,现在手机也方便,随便下个软件都能看。打开一看,默认跳出来的往往是那种一分钟或者五分钟的图,跳得飞快,看得我眼花缭乱。朋友告诉我,得先学会看K线图,就是那些红红绿绿的“蜡烛”。
琢磨K线和时间周期
我就开始研究那所谓的K线。我连红的绿的代表啥都分不清,有的软件是红涨绿跌,有的是绿涨红跌,这得先在设置里看明白了,或者适应它默认的。搞明白这个之后,我就看那一根根柱子。他们说每根柱子都有四个价:开盘价、收盘价、最高价、最低价。
- 如果收盘价比开盘价高,那一般就是个阳线(比如红色)。
- 如果收盘价比开盘价低,那就是个阴线(比如绿色)。
- 柱子上下那些细线,叫影线,表示最高和最低到过哪儿。
看懂单根K线是第一步。然后我就发现,这图上还有啥“5分钟”、“15分钟”、“日K”、“周K”的选择。一开始我没概念,就随便点着看。 后来慢慢体会到,这叫“时间框架”或者“周期”。短周期的,比如1分钟、5分钟图,波动特别剧烈,适合那种做超短线的人看,我心脏受不了。我看日K线,感觉就稳当多了,一根K线代表一整天的价格变动,能看出一长段时间的趋势。
关注成交量和持仓量
光看K线还不行,我又注意到图表下面还有一排排的柱子,有红有绿,朋友说那是“成交量”。成交量大的时候,说明买卖的人多,市场活跃。 如果价格涨,成交量也跟着放大,那可能说明涨得比较实在;反过来,如果跌的时候成交量也大,那说明抛的人多。
再后来我又接触到一个词,叫“持仓量”。这个在股票里头不常见,但在期货里挺重要。它大概意思就是市场上还有多少单子没平掉。持仓量增加,可能意味着有更多资金进场;减少,可能意味着资金离场。 我一般会把这些东西结合起来看,虽然也说不上多专业,但至少心里有个大概的谱。
分时图和一些简单指标
除了K线图,我还经常看“分时图”。分时图就是一条连续的线,实时反映价格咋动的,旁边还有一条黄色的线,好像是均价线。看这个能直观感受到当前价格的强弱。如果价格一直在均价线上方跑,那说明当天可能比较强势。
软件里还有很多花里胡哨的指标,比如MACD、KDJ、RSI啥的。这些我一开始也是硬着头皮去了解的。 每个指标都有它的计算方法和所谓的“金叉”、“死叉”信号。我看了一些介绍,也试着在图上对应着看,但感觉这些指标都有些滞后性,不能完全信,只能当个辅助参考。
我的实践感受
就这么着,从一开始的完全小白,到现在能勉强看懂K线的基本形态、不同周期的意义,再到关注成交量、持仓量这些辅助信息,我花了不少时间去熟悉和感受。我并不会根据这个去做什么大手笔的买卖,毕竟咱也不是专业搞这个的,风险太大了。
但我发现,看懂股指期货的走势图,对我理解大盘的整体情绪和短期方向还是有点帮助的。比如有时候大盘指数没怎么动,但期指这边先有反应了,或者期指的涨跌幅度比现货指数更夸张,这些都能提供一些市场情绪的线索。
现在我每天早上开盘前、盘中休息、收盘后,都会习惯性地打开行情软件瞅一眼。看看今天的开盘价在什么位置,最高最低打到哪儿,成交量怎么样,持仓有没有啥大变化。虽然还是经常看不准,但这个过程本身,也挺有意思的,就像解谜一样。对我来说,这就是一个不断学习和观察的过程,不敢说精通,但至少不再是两眼一抹黑了。
就是多看、多对比、多思考。一开始别怕看不懂,看得多了,慢慢就能找到点感觉。市场这东西变幻莫测,看图也不能保证最重要的还是控制好风险。 我这点实践记录,希望能给同样刚开始接触的朋友一点点启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