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跟大家伙儿聊聊这个吴通控股(股票代码么,就是那个300292),说说我自个儿琢磨这票能不能长期拿着的一点儿过程和想法。
第一步:为啥会关注到这票?
起初,也不是我专门去研究它的。是有一次跟几个老哥们儿吃饭,有个哥们儿就提了一嘴,说他关注这个吴通控股,感觉盘子不大,总市值也就几十个亿,主要搞啥“企业移动信息化服务”的。他说听着像那么回事儿,问我有没有了解。我当时就嗯嗯应付过去了,心里琢磨着回头得瞅瞅。
第二步:自己动手,初步了解
过了几天,我就真打开行情软件瞅了瞅。第一眼看K线图,嚯,那波动也是挺刺激的。然后我就开始翻它的基本资料,确实是做企业信息化这块的,听着好像跟现在数字化转型啥的能沾上边。我又习惯性地去网上搜了搜关于这票的各种说法,想看看大伙儿都怎么看。
第三步:信息收集与筛选——好的坏的都得看
这一搜,信息可就多了去了。有的人那是相当乐观,说啥“希望楼主坚定持股,绝不割肉”,还说“该股已经具备长期持有价值”,听着跟捡到宝似的。还有说它“多项通信技术处于领先地位”,甚至跟“华伪合作”,说“赢利能力逐年增强”,股价在低位,长期拿着能翻倍。这些话看得我当时心里也痒痒的。
但是,凡事不能只听一面之词。我又专门找了些听着不那么顺耳的。比如,有人就提到“三年没有分红”,这个确实是个事儿,不分红的公司,我心里总有点打鼓。还有人建议“轻仓参与”,说“看起来还要往下打”,这话就比较实在了。这种信息一对比,脑子就清醒多了。
我还看到一些技术分析,比如提到“2023年08月31日吴通控股MACD的DIF线上穿DEA线(白线上穿黄线),形成‘黄金交叉’”。这种技术指标,我以前也研究过,有时候挺准,但有时候也是个陷阱,不能全信。还有提到“2018年6月已经有26家基金入住吴通”,说机构都看这倒是个参考,但机构也有看走眼的时候不是?
第四步:结合自身情况,开始实践(小仓位试试水)
看了这么多,我心想光看不练假把式。既然有人说它有潜力,有人说它有风险,那我干脆就拿点小钱钱,自己进去感受一下“水温”。我当时的想法是,如果真像某些人说的那么那我就跟着喝口汤;如果不行,小仓位亏了也不至于伤筋动骨。
于是我就在它股价看着不高不低的时候,稍微买了那么一点点。买了之后,就天天盯着看,心里也跟着七上八下的。涨一点就高兴,跌一点就有点郁闷,典型的散户心态,哈哈。
第五步:持有过程中的观察与反思
拿着的这段时间,我发现这票确实波动不小。有时候市场情绪通信板块一涨,它也跟着蹦跶几天。但有时候大盘一调整,它也跌得挺干脆。我慢慢体会到,所谓“长期持有”,考验的不仅仅是眼光,更是心态和耐心。
我琢磨着,那些说“长期持有”的,可能是真的看透了这家公司的核心价值,或者对它未来的发展有非常坚定的信念。但对我来说,我更看重的是实实在在的业绩支撑和稳定的现金流。对于吴通控股,我当时查了查,它的盈利能力好像并没有吹的那么神乎其神,至少从财报上看,不是那种让人眼前一亮的绩优股。
而且“三年没分红”这个事儿,在我心里始终是个疙瘩。我总觉得,一个公司如果长期不给股东分红,要么是真没赚到钱,要么就是不太重视中小股东的利益。也可能是公司处于高速发展期,需要把利润都投入再生产,这个得具体分析。
第六步:做出自己的判断与决策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持有体验,我最终还是决定把那点仓位清掉了。为啥?
- 第一,我感觉自己的风险偏好可能不太适合这种波动比较大,故事性又比较强的票。我还是喜欢那种走得稳一点,能睡得着觉的。
- 第二,对于它所处的行业和它自身的竞争力,我承认我没有研究得那么透彻,很多信息都是碎片化的,形不成一个完整的投资逻辑。
- 第三,就是那个分红的问题,我个人还是偏爱有稳定分红的公司,感觉那样更踏实。
要问我吴通控股股票能不能长期持有,我现在的答案是:对我个人而言,可能不太适合。但这不代表它就一定不行,也许对于那些对通信行业有深入了解,并且风险承受能力更强的朋友来说,它会是个不错的选择?毕竟市场上总有人能从这类股票中赚到钱。
这就是我从关注到实践,再到放弃的一个完整过程。分享出来,也不是说我的判断就一定对,只是提供一个我个人的实践视角。投资这事儿,最关键的还是得形成自己的判断逻辑,不能盲目跟风。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