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们儿几个老说,现在这钱是越来越难挣了。要我说,有些道道儿,利润高得吓人,就是摆在明面上,你可能都想不到,或者说,拉不下那个脸去做。
我就拿我前几年瞎琢磨的一件事儿来说。那会儿我刚好换工作,中间空了一段日子,闲着也是闲着,就对我们小区收破烂那几位大哥大姐们产生了点“兴趣”。
我咋琢磨这事儿的?
我也跟大家想的一样,收个废纸箱子、塑料瓶子,能有几个子儿?不就是赚个辛苦钱嘛风里来雨里去的,夏天一身汗,冬天冻够呛。
后来有一次,我收拾屋子,清理出来一大堆东西,什么旧电器,不看的书,还有些乱七八糟的杂物。我寻思着自己扔了也麻烦,就喊了个收废品的大哥上门。
你猜怎么着?
- 那大哥三下五除二,旧空调外机,他说是铜管值钱;旧电脑主机,他说里面的板子、硬盘能卖钱;甚至一堆我以为只能当垃圾的旧电线,他都仔细分拣。
- 我就跟他多聊了几句,问他这玩意儿利润咋样。大哥也是实在人,就说:“看着不多,架不住量大,而且这里面门道多着。”
这句话可算是点醒我了。
之后那段时间,我反正也没啥正经事儿干,就开始有意无意地观察。我发现,这收废品,还真不是咱们想的那么简单。
- 分工明确:有专门收废纸的,有专门收旧家电的,还有专门跑工地收金属边角料的。
- 信息差是关键:比如一些老旧的电子产品,里面有些零件,他们知道拆下来能卖给谁,价格还不低。咱们普通人可能就直接当电子垃圾扔了。
- 下游渠道:他们都有固定的下游回收站或者加工厂,量大了,价格自然就好谈。
我还真手痒,试着自己在家把一些废弃的纸箱、塑料瓶分类打包,想着能不能直接卖给大一点的回收站,看能不能多卖点钱。结果?人家一看你这点量,根本不爱搭理你,给的价格跟楼下大爷收的也差不了多少。而且自己搬上搬下,折腾半天,还不如直接给大爷省事儿。
但我琢磨明白了,这行的核心在哪儿。
是不怕脏、不怕累、不怕麻烦,还有就是信息和渠道。你得知道什么东西值钱,收到东西后怎么初步处理能提高价值,卖给谁能利润最大化。
那到底赚不赚钱?
后来我跟小区一个专门收旧家电的小伙子混熟了点,他也就三十出头,干这行快十年了。有次喝酒,他喝高了跟我说,他靠这个,已经在老家省会给儿子买了套学区房,手里还有个小门面出租。我当时听了,真是有点颠覆三观。
我也动过心思,是不是自己也去整个小三轮,收点但有几个坎我过不去:
- 面子问题:咱也算是个读过几天书的人,天天去翻垃圾堆,确实有点拉不下脸。现在想想,面子值几个钱?
- 辛苦程度:那真是实打实的体力活,夏天太阳晒,冬天冷风吹,还得跟各种灰尘打交道。我这身子骨,估计扛不住几天。
- 启动资金和场地:你要真想干出点名堂,至少得有个小货车?得有个地方堆货?这些都得投入。
- 关键是渠道:那些稳定的下游买家,人家凭啥跟你合作?这里面的人情世故,可能比收废品本身还复杂。
我也就是琢磨琢磨,浅尝辄止,没真陷进去。
现在回过头来看,这行当确实是很多人看不上,但利润空间是真不小,属于那种典型的“闷声发大财”。人家赚的每一分钱,都是弯腰捡起来的,也是靠脑子盘算出来的。
佩服那些能吃苦耐劳,又能钻研门道的人。咱这普通人,也就通过这些事儿,多了解了解这个社会的多样性。也算是一种人生实践记录了,哈哈。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