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咱就聊聊我当初是怎么琢磨大东南股份在2021年的目标价的。这事儿得从2020年底说起了,那会儿我就开始寻思着,2021年得找几个有潜力的票,捣鼓捣鼓。
第一步:筛选与初步了解
选股不喜欢看那些天花乱坠的概念,就喜欢找点实实在在,股价又不高的。大东南这票,当时股价确实不高,两块多钱晃悠。我就寻思,这公司干啥的?翻了翻它的资料,主营业务是搞塑料包装膜、涤纶长丝啥的,后来又切入到可降解塑料这块儿。
当时我就注意到了几个点:
- 股价确实低,安全边际好像还行。
- 可降解塑料这个概念,那会儿市场上挺热乎的,政策也在吹风。
- 公司本身有些历史包袱,比如大股东的一些问题,但好像也在慢慢解决。
我就琢磨,这玩意儿要是能搭上可降解塑料的风口,那股价是不是能有点想象空间?
第二步:扒拉数据与分析
光有概念不行,还得看看基本面。我当时也没啥特别专业的工具,就是上一些财经网站,看看它的财务报表,虽然看得也是一知半解,但主要瞅瞅营收、利润是不是亏得一塌糊涂。感觉它虽然盈利能力不算强,但至少还在运营,没到活不下去的地步。
我还特意去股里潜了潜水,看看大家都在讨论有的人说“二黄没资金,就这么耗着”,也有的人说“降解塑料目前供不应求,环比价格上涨15%”。各种声音都有,听听就行,主要还是得自己判断。
然后就是看K线图,瞅瞅成交量,那段时间股价确实在2块4附近磨叽了挺久。我就想,这底部要是磨扎实了,一旦放量突破,是不是就有戏?
第三步:设定心理预期与目标价
结合当时的市场情绪和可降解塑料这个题材,我心里就盘算开了。那会儿市场上也有一些声音,说看到4块是第一目标。我寻思,从两块多到四块,翻个倍不到,对于一个有热点题材的小盘股来说,也不是不可能。
我的逻辑很简单,甚至有点粗暴:
- 题材催化: 只要可降解塑料这个风能持续吹,资金就可能关注。
- 低价优势: 船小好掉头,拉起来需要的资金量相对小。
- 市场情绪: 那会儿整体市场还行,大家对小票的炒作热情也还在。
我当时给自己的心理预期,就是如果行情配合,题材发酵,大东南在2021年摸到4块钱左右,应该是可以期待一下的。至于更高的,比如有人喊到6块,我当时觉得有点远,就先不想那么多了,一步一步来嘛
第四步:后续跟踪与验证(虽然现在是回顾)
定下这个心理预期后,就是持续观察了。现在是2024年回头看,咱们都知道大东南在2021年确实有过一波不错的行情,最高的时候确实摸到了四块多,甚至冲得更高一些。
我为啥对这事儿记得还算清楚?因为那阵子我刚好手头比较闲,天天看盘,就喜欢拿几个自己关注的票瞎琢磨。大东南就是其中一个,因为它的股价波动比较符合我当时的一些预判,所以印象深点儿。
当时我就想,要是真到了4块,我就先出来一部分,落袋为安。股市这玩意儿,谁也说不准顶在哪儿,能吃到自己认知范围内的一段肉,就挺知足了。
总结一下我当时鼓捣的过程:
- 找了个低价的,有点故事可讲的票。
- 简单看了看基本面,别太烂就行。
- 重点关注市场热点题材和它的关联度。
- 结合股价位置和市场情绪,拍了个脑袋,设了个心理目标价。
- 后续就是看戏,验证自己的想法。
这就是我当时琢磨大东南2021年目标价的整个过程,纯属个人瞎琢磨,记录一下,大家看个乐呵就行。这玩意儿不能当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每个人都得有自己的判断。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