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关注中国医药(就是那个代码600056的)的股,也是挺偶然的。那阵子不是疫情闹得人心惶惶嘛大家都在家待着,时间多了就容易琢磨点事儿。我,平时就喜欢瞎捣鼓,看看新闻,刷刷手机。正好那段时间医药股特别火,天天都能看到相关消息,什么特效药,疫苗。中国医药这个名字,国字头,听着就挺靠谱,加上当时确实有些关于它代理国外那款新冠药的消息传出来,一下子就吸引了我的注意。
我就摸索着找到了它的股。点进去一看,嚯,那叫一个热闹!感觉跟个菜市场似的,各种声音都有。有的人信心满满,张口就是“国家队出手,必是十倍牛股”,理由一套一套的,什么国企背景硬,手握特效药,市值不大不小正好起飞。还有些技术派,在那画线分析,说什么“89和233线形成共振”,或者“15块钱附近有强支撑,铂金段位”,听得我一愣一愣的,虽然看不太懂,但感觉挺厉害的样子。
也不全是唱多的。也有不少人泼冷水,说“别看前三季度业绩股价还不是跌成狗”,或者担心“利好出尽就是利空”,提醒大家别在高位接盘。还有人抱怨,说这股走势太妖,前面跌了差不多一半,腰斩,然后没几天又呼涨上去30%,心脏不好的真玩不了。
好奇心重,但胆子不算大。看大家讨论得这么激烈,心里也痒痒。那段时间,特别是它宣布拿到那个进口药的代理权之后,股价确实噌噌往上涨,有一天还冲到19块多,创了阶段新高,成交量也放得老大,换手率也高得吓人。股里更是炸开了锅,一片欢腾。我当时也动了心思,想着是不是跟着喝口汤。
但我还是忍住了。主要是我自己心里没底,总觉得这种跟着消息和情绪跑的玩法不踏实。我就天天泡在股里看,看那些人怎么分析,怎么互相争论,再对照着股价走势看。有时候觉得这个分析得有道理,有时候又觉得那个说得对。看着股价上上下下,跟过山车似的,股里的情绪也是一天三变。今天还信誓旦旦说要价值投资、长线持有,明天一个回调,就有人开始骂骂咧咧要割肉了。
这段经历下来,钱没赚到多少(因为我基本没怎么动手,就少量参与观察了下),但感触挺深。我发现,股这地方:
- 信息真假难辨:各种小道消息、分析预测满天飞,很多都是捕风捉影,或者是某些人故意放出来影响别人判断的。
- 情绪放大器:市场一涨,里面就全是“老师”、“股神”;市场一跌,就怨天尤人,互相指责。情绪特别容易被放大和传染。
- 参考价值有限:偶尔能看到一些有深度的分析,但大部分都是重复的口号和短线的情绪宣泄。真要靠股里的信息做决策,风险太大了。
实践总结
这回围观中国医药股的经历,让我对股市里的众生相有了更直观的认识。股可以作为一个了解市场情绪和热点话题的窗口,但绝不能当作投资决策的主要依据。最终还是要靠自己独立思考,研究公司基本面,结合市场大环境来做判断。指望在股里找到财富密码,大概率会像我之前在网上学做菜一样,看着挺美,一上手就搞砸了。还是得自己掂量,自己下功夫才行。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