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当年,我刚一头扎进股市那会儿,也是两眼一抹黑,凭感觉瞎搞。看啥涨追结果?追一个套一个,那叫一个惨。亏得我,晚上都睡不着觉,琢磨这玩意儿到底咋回事。
摸索阶段:从两眼一抹黑到有点感觉
我就是个纯粹的“赌徒”。 听消息,看热点,哪个名字好听、哪个涨得猛就买哪个。那会儿根本不知道啥叫基本面,啥叫技术分析,更别提风险控制了。结果自然是给市场交了不少学费。钱包瘪了,心也凉了半截。
后来亏多了,痛定思痛,我就开始琢磨,不能再这么瞎搞了。我开始干几件事:
- 第一步:认清自己是“韭菜”。 这是最重要的一步。承认自己不懂,才能虚心去学。
- 第二步:开始学习。 我没去看那些高深莫测的理论,就从最基础的开始。比如,什么是股票?公司是干嘛的?市盈率是个啥玩意儿?交易规则是这些最基本的东西,我以前压根没当回事。我就上网扒拉各种资料,看人家怎么说的,一点点啃。
- 第三步:小额试错。 学了点皮毛之后,我不敢再像以前那样大手大脚了。我就用很少一部分钱,比如几千块,去试试水。亏了也不心疼,主要是验证自己学到的东西管不管用,找找盘感。
实践摸索:找到自己的“道儿”
光看不练假把式。我开始把学到的东西往实践上套。
我开始关注“风险”。 以前我是满脑子想着能赚多少,现在我第一个念头是,这笔买卖我最多能亏多少。我给自己定了条纪律:比如,某只股票,如果买入后跌了7%或者8%,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出来再说。这叫止损。割肉虽然疼,但总比眼睁睁看着它跌没了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嘛
我开始学着“看公司”。 不再是听风就是雨了。我会去了解这个公司是做什么生意的,它的产品在行业里怎么样,赚不赚钱,有没有什么大的利空消息。虽然看得不深,但至少比以前拍脑袋强多了。这就有点像咱们平时买东西,总得看看这玩意儿质量咋样,值不值这个价。
然后,我试着“跟趋势”。 我发现,很多时候,股价的涨跌它是有个大方向的。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如果大盘整体不个股也很难有啥好表现。我就学着判断一下当前市场大概是个什么情况,是牛市还是熊市,还是震荡市。尽量顺着大方向去做,别老想着抄底摸顶,那太难了,神仙也做不到。
我还给自己建了个简单的交易记录本,买的为啥买,多少钱买的,多少钱卖的,赚了还是亏了,都记下来。过段时间就翻翻,看看自己哪些地方做对了,哪些地方又犯了老毛病。这对我帮助挺大的,能避免重复犯错。
现在的我:谨慎乐观,持续学习
慢慢地,我捣鼓出一套自己的搞法。 也没啥神秘的,就是:
- 不懂的不碰。 如果一个公司我看不懂它是干啥的,或者感觉风险太大了,我宁愿错过,也不去赌。
- 严格执行纪律。 止损点到了就坚决执行,盈利达到预期了,也要考虑是不是该收手一部分。不贪心,也不恐惧。
- 分散投资。 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我不会把所有的钱都押在一只股票上,会买几只不同行业的,这样能分散点风险。
- 保持耐心。 炒股不是一夜暴富的事儿。有时候买入之后,它可能不涨反跌,或者横盘很久。这时候就需要耐心等待,只要当初买入的逻辑没变,就多给它一点时间。
- 持续学习。 市场总是在变化的,新的东西也层出不穷。我还是会经常看看财经新闻,学习一些新的分析方法,让自己不至于落伍。
我现在也不能保证每笔交易都赚钱,这谁也保证不了。但是通过上面这些实践和我至少做到了少亏钱,能比较稳定地从小赚到一些。最重要的是,心态平和了许多,不会再因为股票的涨跌而吃不下饭睡不着觉了。
炒股这东西,真是个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的活儿。我也就是分享一下我自己的经历,希望能给同样在摸索的朋友们一点点启发。记住,控制风险永远是第一位的!别想着一口吃成个胖子。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