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今儿个就来聊聊我捣鼓那个“全球期货”的破事儿。别问我咋想的,当初就是脑子一热,听人说这玩意儿来钱快,跟捡钱似的,我就一头扎进去了。
一脚踏入“火坑”
就是找平台开户。这开户倒腾了几天,填一堆表,还得证明你不是穷光蛋,说是有门槛。行,门槛就门槛,咱也跨过去了。心里还美滋滋的,寻思着马上就能钱生钱了。
然后?然后就傻眼了。那叫一个复杂!什么合约、保证金、杠杆,听着就头大。他们说的那个“杠杆”,好家伙,说是能用小钱撬动大钱。听着是挺美的,可我后来才明白,那玩意儿也能让你亏得更快,亏得更多!一丁点儿波动,账户里的钱就跟坐过山车似的,忽上忽下,心脏都快受不了了。
初尝“쓴맛” (苦头)
我记得我第一笔交易,买了个啥玩意儿来着,好像是原油。看着那K线图,红红绿绿的,觉得自己跟个股神附体一样,肯定能涨!结果?没过几个小时,行情“唰”就下来了,那亏的,哗哗的。想跑都来不及,人家说那是“流动性风险”,就是你想卖的时候,不一定有人立马接盘,干瞪眼。
那时候我就明白了,这全球期货,真不是闹着玩的。价格波动那叫一个剧烈,芝麻大点儿的国际新闻,比如哪个国家领导人放了个屁,或者哪里又闹什么幺蛾子了,这期货价格就能上蹿下跳。简直比翻书还快。
- 市场风险:这个是最直接的,价格说变就变,你根本预料不到。
- 杠杆风险:小钱撬大钱是没错,但亏起来也是加倍的,刺激!
- 操作风险:有时候自己手贱,点错了或者看错了,那也是白给。
摸爬滚打的“学费”
亏了几次之后,我才开始老老实实去学。以前觉得看那些经济数据、分析报告特没劲,现在没办法,硬着头皮也得看。什么美联储加息,欧佩克开会,都得关注。因为这些玩意儿,直接影响你口袋里的钱。
我还发现,这“全球”俩字不是白叫的。这意味着你得跟全球的市场打交道。有时候半夜三更爬起来看盘,因为美国那边开市了,或者欧洲那边有动静了。搞得人神经兮兮的,黑眼圈比熊猫还重。
后来我也学聪明了点,知道设个止损。就是亏到一定程度,赶紧跑,别死扛。但有时候市场太猛,直接跳空,你设的止损根本没用,照样亏个底朝天。所以说,风险这东西,他们说能控制,但真要完全控制住,太难了,至少对我这种普通人来说是这样。
一点不成熟的感悟
折腾了这么久,要问我赚到大钱没?说出来不怕你笑话,基本上就是交学费了。这玩意儿,机会确实有,但风险也真他娘的大。你要是没点风险承受能力,或者想着一夜暴富,我劝你还是早点洗洗睡。
它不像你去菜市场买白菜,一手交钱一手交货那么简单。这里面水深着。你得不断学习,不断还得有个好心态,亏了不能急眼,赚了也别太飘。反正我现在是佛系多了,小打小闹,不指望靠这个发家致富了,就当是体验生活,顺便锻炼一下心脏承受能力了。
这全球期货,你要是真想碰,先掂量掂量自己几斤几两,做好充分准备,别稀里糊涂就往里冲。我的实践记录,就是一部血泪史,希望能给后来人提个醒。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