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朋友看我捣鼓基金,就老来问我这个那个的,特别是医药类的。今天我就来聊聊我琢磨“交银医药创新股票004075”这只基的一些实践过程和记录,纯粹是个人瞎琢磨,大家随便听听。
我是怎么开始关注这只基金的?
也是偶然。那阵子医药板块不是挺火的嘛后来又有点回调,我就寻思着找找看有没有啥医药主题的基金可以看看。打开我那个常用的炒股软件,挨个筛选,股票型、医药主题,然后就看到了这个“交银医药创新股票004075”。名字里带“创新”俩字,感觉还挺有意思,就点了进去瞅瞅。
我主要看了些
点进去之后,我一般先看几个硬指标:
- 基金经理是谁: 我瞅了眼,这只是楼慧源在管。我还特地去网上搜了搜,说是位“金牛奖6年老将”,听着挺唬人的。我寻思着,老将经验应该丰富点。
- 成立时间: 我看了下,这基金成立得不算短了,好像有快7、8年了。老基金的好处是历史业绩能多瞅瞅,不像新基金没啥参考。
- 过往业绩: 这个肯定得看。宣传材料上写着什么“成立以来赚了130.86%”,还有近5年年化收益什么的。看着确实还行,但我也知道,过去的不代表未来嘛就当个参考。我还特意留意了一下那个“最大回撤”,好像是55.33%,这个数字可不小,心里得有个底,说明波动还是挺大的。
- 风险等级: 标的是“中高风险”,股票型基金嘛这个风险等级也正常。
- 规模: 我也瞄了一眼规模,不算小了。规模太小的基金我一般不太敢碰,怕清盘啥的。
- 看看别人的评价: 还喜欢去基金讨论区或者一些财经论坛看看别人都咋说。好家伙,说啥的都有。有的人说“持有几年了,一路补成重仓”,看着是铁粉;也有人抱怨“总是高位接盘”,还提到了什么“爱博医疗接盘侠”。这些我都记下来,兼听则明嘛
我的一些观察和想法
研究了一圈下来,我自个儿总结了几个点:
第一,医药这行当,政策影响太大了。什么集采、医保谈判,一出个政策,整个板块都得抖三抖。这个“政策风险”是头等大事,得时刻关注着。这也不是基金经理能完全掌控的。
第二,虽然叫“医药创新”,但具体投了哪些“创新”的票,我还会点开十大重仓股看看。有时候名字叫得响,实际配置可能跟我想的不一样。我会看看这些公司是不是真有创新实力,还是只是蹭热点。
第三,我发现这基金的净值波动确实不小。比如我看到有数据显示“日涨跌-0.05%”,但近一年收益又有“3.72%”(这些数据都是我当时看到的,现在肯定变了)。这说明短期可能不赚钱甚至亏钱,得有点耐心。像有人说的“时间成本”、“错过了其他的机会”,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
第四,基金评级我也瞅了一眼,比如什么“济安金信评级”,说是“在同类型基金中排名前82%”。这个排名,看看就不同机构评级方法不一样,结果也差挺多。
第五,关于那些负面评论,比如“收了多少好处,让你这样回馈客户的”,这种情绪化的东西,我一般会过滤一下。但“高位接盘”这种操作层面的质疑,我会多留个心眼,看看是不是基金经理的风格确实比较激进,喜欢追涨。
我是怎么做的?
基于这些观察,我当时并没有立马就重仓杀进去。因为医药行业的不确定性还是挺高的,而且这只基金的回撤也确实让我有点打怵。我采取的策略是先小额买入一点点,算是“投石问路”,然后持续观察它的净值变化、基金经理的调仓情况,还有行业政策的动向。
我把它加到我的自选列表里,每天花个几分钟瞄一眼。如果后续感觉医药行业整体有机会了,或者基金经理的操作风格我比较认可了,可能会考虑再慢慢加点。但如果感觉不对劲,比如政策风险太大了,或者基金表现持续不达预期,我也会果断撤退。
我个人觉得,投这种行业主题基金,特别是医药这种专业性强、波动又大的,自己得多做点功课,不能光听别人说好或者看短期业绩就头脑发热。风险这东西,得自己掂量清楚才行。
以上就是我琢磨“交银医药创新股票004075”这只基金的一些粗浅记录,纯属个人瞎掰,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哈!大家投资还是得谨慎,根据自己的情况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