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选股票这事儿,我可真是走了不少弯路,刚开始那会儿,啥也不懂,两眼一抹黑。基本上就是听朋友说哪个或者看哪个新闻说哪个行业火,就一头扎进去,结果可想而知,亏得那叫一个惨,交了不少学费,心里那个悔。
我记得那会儿,特别容易头脑发热。看到哪个股票噌噌往上涨,就赶紧追进去,生怕错过一个亿。结果?往往是买在山顶上,然后就开始漫长的等待解套,或者干脆割肉离场。那段时间,我真是茶不思饭不想,天天盯着那个绿油油的数字发愁。
痛定思痛,开始自己摸索
后来亏了几次狠的,我寻思这不行,不能再这么稀里糊涂地把钱往水里扔了。我得自己琢磨琢磨,到底该咋整。我就开始泡各种论坛,看人家老的股民是怎么说的,也买了几本入门的书来看,虽然很多专业词汇一开始也看不懂,就硬着头皮啃。
我发现,选股票这玩意儿,还真不能光凭感觉。我开始学着先看那些大家伙,就是那些盘子大、名气响的公司,也就是常说的“蓝筹股”。为啥?因为这种公司一般都比较稳,不容易说倒就倒。我那时候就特别关注像什么银行、保险,还有一些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消费品公司,比如卖饮料的、卖家电的。感觉它们家大业大,业务也比较稳定,风险相对小一点。虽然可能涨得没那么疯,但至少晚上能睡个安稳觉,不用天天提心吊胆。
然后,我就开始扒拉那些行业里领头的。你想,每个行业里总有那么一两家做得特别牛的,就是所谓的“龙头企业”。这种公司通常在行业里说话有分量,技术、市场份额都占优势,业绩也比较扎实。跟着这样的公司,感觉心里踏实点儿。我就去看,比如白酒行业,哪个牌子最硬?家电行业,哪个销量最我就从这些角度去筛选。
关注成交量和公司基本面
还有一个我后来特别注意的,就是看成交量。我发现,如果一只股票买的人多,卖的人也多,成交量就大,说明这股票关注的人多,比较活跃。这种股票你想买想卖都容易,流动性要是成交量小得可怜,半天没人搭理,那万一我想卖的时候卖不出去,或者买的时候没人卖,不就抓瞎了嘛我一般会选那些成交量还不错的股票。
最最核心的,还是得看公司賺不賺钱,也就是公司的基本面。我就去看那些公司的财务报表,虽然一开始也看不太懂,就捡最基本的看,比如公司是不是盈利的,利润是不是在增长,负债高不高。毕竟公司有钱赚,发展得股票才有上涨的底气嘛业绩好的公司,就算短期市场不股价有点波动,长期来看还是比较靠谱的。那种连年亏损,或者突然业绩大变脸的公司,我一般都躲得远远的。
我的选股小总结
我就是这么一步步摸索过来的,从一开始的愣头青,到现在多少懂了点皮毛。我现在的选股思路就是:
- 先找大公司、行业龙头,求个稳当。
- 再看成交量活跃不活跃,保证想买买得到,想卖卖得掉。
- 深挖一下公司业绩怎么样,是不是真的在赚钱,有没有发展前景。
现在我选股,心态平和多了,不再追求什么一夜暴富,就想找些稳当的、自己看得懂的公司,慢慢来。也不是说我的方法就一定对,股市这东西变数太多,但至少这是我亲身实践后觉得比较靠谱的路子,至少不会像以前那样瞎买一通了。
新手嘛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别急躁,多看,多学,少动,先从了解这些基础的开始,把风险控制住,稳当点比啥都强。希望我这点不成熟的经验,能给刚上路的朋友一点点启发,少走点弯路总是好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