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伙儿晚上今天得空,就琢磨着看看最近哪些股票跌得最惨,纯粹是好奇,也算给自己提个醒儿。这市场波动一大,就想知道底在哪儿,或者说,谁在裸泳。
我的实践开头
平时也鼓捣鼓捣股票,所以第一反应就是打开我那个常用的炒股软件。这年头,信息都挺透明的,找这种数据不难。
打开软件后,我一般先看的是大盘的整体情况,心里有个数。然后,我就直接找那个“行情”或者“市场”板块,一般里面都有个“跌幅榜”或者类似的排行。这个功能,估计每个炒股软件都大同小异。
筛选和观察过程
点进“跌幅榜”,默认显示的可能是当天的。但我要看的是“最近”一段时间内跌得最狠的,所以我就得调整一下筛选条件。
- 第一步是选定市场:我一般就看A股,所以这个选项基本不用动。
- 第二步是选择时间周期:这个最关键。我试了几个,比如“最近5日”、“最近一个月”、“年初至今”。想看“最近”的,那“最近一个月”或者“最近5日”就比较有代表性。如果想看个大的趋势,那就得选“年初至今”了。
- 第三步是排序:确保是按“跌幅”从高到低排列的,这样一眼就能看到最惨的那些。
果不其然,一点开,如果选的时间跨度稍微长一点,比如“年初至今”,排在前面的,十个有八九个都是带“ST”或者“ST”帽子的。这些票,什么ST保力,ST美尚(这些是我在数据里看到的例子,实际操作时会看到当时最新的),跌幅那叫一个吓人,动不动就百分之七八十没了,甚至百分之九十多。具体哪些我就不一一点名了,反正一拉列表,密密麻麻的,看着都让人心惊肉跳。
我记得之前看到有数据说,像ST东方、ST富润这些,年内跌幅也是相当惊人。这些带星戴帽的,通常都是公司基本面出了大问题,比如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调查,或者连续亏损面临退市风险。
光看这些ST股,有时候觉得不太能代表普遍情况,毕竟它们本身就有退市风险,问题比较多。我又特地在筛选的时候,看看有没有选项可以“排除ST股”或者“排除风险警示板股票”。有些软件有这个功能,没有的话就得自己手动忽略了。
进一步的发现
把ST股大致过滤掉之后,再看跌幅榜,情况就有点不一样了。虽然跌幅可能没有ST股那么极端,但有些曾经的热门股或者一些特定行业的股票,如果遇到行业逆风或者公司自身经营问题,跌起来也是不含糊的。
我看到有些股票,可能在过去一段时间内跌幅也达到了百分之三四十,甚至更多。比如我印象中看到过一些材料提到像鸿博股份、东易日盛这样的,在某个统计周期内跌幅也不小。这说明,即便不是ST股,投资风险也依然存在。
我还特意看了看这些跌幅较深的非ST股票的资讯和公告。大部分情况逃不出那么几条:
- 业绩大变脸:中报或者年报预告,利润大幅下滑甚至巨亏。
- 行业周期下行:整个行业都不景气,公司再怎么折腾也难有起色。
- 突发利空:比如重要合同丢了,核心技术人员流失,或者卷入什么诉讼之类的。
- 高位回调:前期涨得太猛,估值过高,市场情绪一变,就开始挤泡沫。
整个过程不复杂,就是:
- 打开工具:先是打开我那交易软件。
- 找到排行:然后摸索到那个跌幅榜单。
- 设定条件:再就是调整时间区间,比如“最近一个月”、“年初至今”这种,并且注意是不是排除了ST股。
- 筛选观察:就是看看哪些票在榜上,特别是那些跌幅异常的,再点进去看看具体啥情况,有没有什么重大消息。
总结与感悟
说实话,每次看完这些跌幅巨大的股票,心里还是挺感慨的。这市场,真是风险与机遇并存。咱们普通人玩股票,真得悠着点,别老想着一夜暴富,那种概率太小了。
多看看,多学学,至少要了解清楚自己买的是个为啥涨,为啥跌,最坏的情况自己能不能承受。像这些跌得最狠的股票,背后往往都有实实在在的问题。不排除有些是错杀,但大部分还是有原因的。
我今天这个实践,也就是随便翻翻,把过程记录一下,给大家伙儿提个醒儿。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这话真是老生常谈,但永远不过时。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