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跟大家唠唠我是咋看大盘指数这玩意儿的。刚开始炒股那会儿,我也是两眼一抹黑,啥都不懂,人家说买啥就买结果可想而知,亏得稀里哗。后来我就琢磨,这不行,总得自己学点啥。最起码,得知道大方向是往东还是往西。
我是怎么开始关注大盘的?
我就是听老股民说“看大盘,看大盘”,我就纳闷儿,这大盘是个后来自己捣鼓行情软件,才慢慢明白,咱们常说的大盘,一般指的就是上证指数,有时候也看看深证成指。这玩意儿就像一个温度计,能大概反映出整个股市是热乎还是凉飕飕。
我记得有一次,我手里一只股票明明业绩不错,消息面也但就是跟着大盘一起跌,当时我就懵了。后来一个老哥点醒我,说“大环境不你以为你的小树苗能独善其身?”这话糙理不糙,从那以后,我才真正开始重视看大盘指数了。
具体我是怎么看的?
说起来也简单,没啥特别高深的技术,就是一些我自个儿摸索出来的土方法,分享给大家,不一定对,就是个参考。
-
第一步,先看红绿和涨跌幅。
打开行情软件,第一眼肯定是大盘指数是红的还是绿的。红的说明涨了,绿的说明跌了。然后看看涨了多少点,或者跌了多少点,百分比是多少。这个能最直观地告诉我今天市场整体情绪是好是坏。 如果是大涨,那可能大部分股票都在涨,我心情也好点;如果是大跌,那我就得小心点,看看是不是要控制下仓位了。
-
第二步,瞅瞅K线图和均线。
这个稍微复杂点,但也就是看看大概的形状。K线图么,就是那些红红绿绿的柱子。我主要看它最近一段时间是往上走的,还是往下走的,或者是在一个区间里晃荡。均线,就是图上那些花花绿绿的线,比如5日线、10日线、20日线这些。 我会看看现在的指数是在这些线的上边还是下边。如果在重要均线上边,那我感觉市场还比较强;如果在下边,那可能就弱一些。但我也不会太迷信这个,就是大概有个感觉。
-
第三步,重点关注成交量!
这个我觉得特别重要!成交量就像汽车的油门,指数涨了,成交量也跟着放大,那说明涨得有劲儿,是真想涨。 如果指数涨了,但成交量没怎么动,甚至是缩小的,那我就会怀疑这涨势能不能持续。反过来,跌的时候放量,那说明恐慌盘多,大家都在卖,也挺吓人的。量价配合,这个我每次都会瞅一眼。
-
第四步,留意有没有啥异常波动。
有时候大盘会突然之间猛地往上冲一下,或者毫无征兆地就跳水了。这种时候我一般都先不动,看看是啥情况。 是不是有啥突发消息了?还是主力在搞事情?如果搞不明白原因,我宁愿先观望,也不轻易动手。因为这种时候特别容易判断失误,追涨杀跌可能两面挨巴掌。
-
第五步,把大盘和我手里的股票联系起来看。
我以前有个误区,就是“轻大盘,重个股”,觉得只要我选的股票大盘咋样都无所谓。后来吃了亏才知道,大盘要是真不行了,大部分股票都得跟着遭殃,所谓“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嘛 我现在买卖股票之前,都会先看看大盘指数现在是个啥位置,整体趋势怎么样。如果大盘明显在走下降通道,那我买股票就会特别谨慎,甚至干脆不买了,先歇着。
我现在的习惯
经过这些年的摸爬滚打,我现在养成的习惯就是,每天开盘后、盘中、收盘前,都会瞄几眼大盘指数。不是说要靠它预测得多准,主要是为了感知一下市场的整体温度和情绪,给自己提个醒。
说到底,看大盘指数,就是为了让自己对市场有个整体的把握,不至于盲人摸象。 尤其对我们这种小散来说,顺势而为可能比啥都重要。这只是我个人的一些粗浅经验,股市这东西复杂得很,还得自己多学习、多总结、多感受才行。希望我这点实践记录能给大家一点点启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