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跟大家伙儿聊聊我最近瞎折腾的一个玩意儿——博时中证淘金大数据100指数基金。这名字挺长,听着也挺唬人,带“大数据”,还带“淘金”,感觉挺有意思。就喜欢琢磨这些新鲜玩意儿,所以就上手实践了一把。
我的初次邂逅与好奇
我就是在手机上看各种财经资讯,刷着刷着,东方财富那个APP上就跳出来了这个基金。博时中证淘金大数据100,我当时就寻思,这大数据跟淘金咋联系上的?难不成是拿数据去股市里“淘金子”?这勾起了我老大的兴趣。
我就点进去瞅了瞅。说是这基金跟踪的是“中证淘金大数据100指数”。我又去搜这个指数,大概意思是说,这个指数利用了啥人工智能、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这些高科技玩意儿,从海量数据,尤其是网上那些消费数据、舆情数据里头,去分析,然后挑出100家有潜力的公司。听着是不是特别高大上? 我当时就觉得,这思路挺新颖,跟传统那种看财报、看市盈率的选股路子不太一样。
开始动手研究与尝试
光听着玄乎不行,得自己研究研究。我先看了看它的历史业绩。跟别的同类比了比,好像波动性是在中等水平,风险看着也不算特别高。我寻思,既然是指数基金,那主要还是看它跟踪的那个指数编制得咋样。
我又扒拉了一下,发现这个“淘金100指数”好像说相对于那些纯粹按市值大小选股的指数,比如中证500、中证1000啥的,能有点超额收益。这就让我更动心了。你想,如果真能靠大数据提前发现点好苗子,那不就占了先机嘛
接着我就琢磨着买哪种份额。它有好几种,什么A类、C类、I类。我仔细对比了一下,主要是申购费、赎回费、销售服务费这些不太一样。我这个人比较图省事,也打算先试试水,就选了个交易成本相对简单明了的先入手一点点。
操作倒也简单,就在我常用的那个基金交易软件上,搜索代码,然后输入金额,确认,完事儿。跟买其他基金没啥两样。
持有过程中的观察与感受
买入之后,我就开始日常观察了。这基金的净值嘛也是有涨有跌。毕竟是股票型基金,市场一波动,它也跟着晃悠。有时候看着它涨了,心里美滋滋;有时候跌了,也得稳住心态,告诉自己这是正常现象。
我特别留意了一下它公布的持仓。想看看这大数据到底选了些啥样的公司。有时候会看到一些我熟悉的公司,有时候也会有一些比较陌生的。我就想,这可能就是大数据“淘”出来的,跟我凭感觉选的确实不太一样。
我还看到一些报告说,这基金经理的选股能力和风险管理也挺重要。虽然是指数基金,但基金经理也还是要做一些跟踪指数、应对申购赎回这些工作的。
最近看到新闻说,博时基金还发了这个基金的2024年年度报告。说基金份额总额有所下降,但净资产合计增长,净利润还不错。这说明还是有人看也有人赚钱了嘛
我的实践小总结
我对这个博时中证淘金大数据100指数基金的实践体验,就是:
- 选基思路挺新颖: 用大数据和AI来选股,这个概念在当下还是挺吸引人的。
- 本质还是指数基金: 它的表现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那个“中证淘金大数据100指数”本身行不行。
- 风险依然存在: 别指望它能只涨不跌,任何投资都有风险,大数据也不能完全消除市场波动。
- 适合长期观察: 我觉得这种策略,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来检验它的有效性。短期波动是免不了的,但瞅着长期潜力还是有的。
我还是继续持有,就当是参与一下这个大数据选股的实验了。毕竟投资嘛也是个不断学习和体验的过程。 今天就跟大家分享这么多,希望对同样对这玩意儿感兴趣的朋友有点小启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