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们儿我最近,就对这个军工重组的股票特别上心。也不是说咱有多专业,就是喜欢瞎琢磨,加上最近新闻里老提这事儿,就想着自己动手扒拉扒拉,看看能不能摸出点门道儿。
我是怎么开始琢磨这事儿的
起初,就是看新闻,说啥“军工行业迎来黄金发展”,“政策强信心”之类的。听着挺唬人,但咱是小散,得看实在的。我就想,军工这么大摊子,哪些才是真正可能被“重组”并且有潜力的?单纯看概念太虚了,得找点具体的方向。
我第一步就是先在网上搜,关键词就是“军工重组”、“央企改革”、“军工资产注入”这些。出来一大堆信息,看得我眼花缭乱。有些分析文章写得头头是道,但感觉离咱普通人有点远。我就寻思,得从已经发生过或者正在发生的案例入手,这样比较有迹可循。
然后我就开始找具体的票了
我记得之前有个中航电测,因为要跟成飞集团搞重组,那股价“噌噌”地往上涨,从十来块钱干到六十多,太刺激了。这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我就想着,得找类似这种有明确重组预期,或者背后大股东实力雄厚,旗下资产多,有整合空间的。
我就开始梳理几个大的军工集团,比如:
- 航空工业集团(中航系):这个下面上市公司一大堆,像中航沈飞搞战斗机的,航发动力搞发动机的,洪都航空搞教练机的。这些都是响当当的,我就琢磨它们之间或者集团未上市的优质资产有没有可能进一步整合。那个中航电测就是这个系的。
- 兵器装备集团:这个也挺牛,我看到资料里提到它下面的长安汽车,虽然是汽车股,但也跟军工沾边,尤其现在搞新能源转型。还有像保变电气,搞输变电的,也叠加了军工概念。东安动力也是这个集团的。
- 中国船舶集团(中船系):南北船合并之后,这个集团就更庞大了。像中船防务,那可是海军装备的大头。我就想,海军现在发展这么快,舰船订单肯定少不了,相关的产业链公司,比如搞动力系统的,会不会有机会。
- 航天科技、航天科工集团:这两个导弹、火箭、卫星的大户,旗下也有不少上市公司,比如航天彩虹搞无人机的,中无人机也是。这些高科技的,感觉重组起来故事也多。
除了这些大集团,我还特别留意了一些有核心技术,或者在细分领域有垄断地位的公司。比如有文章提到湘电股份,说它在电磁弹射、全电推进这些新技术上有积累,这要是真搞成了,那潜力可就大了去了。还有像三角防务,搞航空锻件的,也是产业链上重要一环。
梳理和筛选的过程
我把这些沾点边的股票都拉到一个自选股池子里,然后就开始一个一个地看。主要看这么几点:
- 大股东背景:是不是国资委直接控制的大军工集团?集团旗下还有没有未上市的优质军品资产?这是重组的核心逻辑。
- 公司现有业务:和军工的关联度高不高?是不是核心军品?有没有技术壁垒?
- 市值大小:一般“壳”资源或者说预期被注入资产的公司,市值不会太大,这样重组后的弹性才高。龙头另说。
- 市场消息和研报:看看有没有券商研报覆盖,有没有市场传闻(当然传闻得辨别真伪)。
- 股价位置:是不是已经涨上天了?如果还在相对低位,那关注的价值就大一些。
比如说,我看到中航电测的案例,就是典型的“小公司、大集团、优质资产注入”的模式。还有历史上著名的“南北车”合并成中国中车,那也是资本市场的一段神话,虽然体量不一样,但逻辑有相似之处。
我还会特别关注那些已经发布了重组预案,或者停牌说要搞大动作的公司。这种就属于“明牌”了,风险和机会都比较直观。
的一些心得体会
我感觉找军工重组的龙头股,得这么几步走:
- 先看大方向:国家政策支持哪些军工集团实力强,动作多。
- 再找潜力股:从集团旗下找那些有资产注入预期、业务独特、市值相对合适的上市公司。
- 细致分析:扒拉公司的基本面,看看重组的逻辑是不是顺畅,潜在的价值有多大。
- 耐心等待:重组这事儿,不是一蹴而就的,得有耐心。
我这么一通瞎琢磨下来,感觉对这个板块的理解稍微深了那么一点点。我这纯粹是个人实践记录,自己瞎鼓捣,不成体系,也肯定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大家看的时候也就是看个乐呵,千万别当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这句老话是真理。
目前我关注的几个,除了上面提到的中航沈飞、航发动力、中船防务这些老牌龙头,还有就是对湘电股份这种有新技术预期的,以及留意那些大集团下还没怎么大动静但有潜力的“小个子”。比如那个江航装备,主营是航空氧气系统、机载油箱惰性化防护系统这些,也挺有特色的。
这事儿,就跟寻宝似的,得自己一点点挖。今天就先分享这么多我自己的实践过程,以后有啥新发现再来跟大家唠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