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实时模拟炒股软件,我可真是一把辛酸泪,但也确实学到不少东西。今天就跟大家唠唠我当时是怎么一步步折腾这玩意儿的。
最初的冲动与碰壁
刚开始接触股票那会儿,啥也不懂,就凭着一股子热情瞎买。结果?可想而知,亏得是稀里哗。那段时间,真是茶不思饭不想,看着账户里的数字往下掉,心疼得不行。我就琢磨着,这么下去肯定不行,真金白银亏不起,得找个地方练练手,不然迟早得把家底都赔进去。
于是我就开始在网上搜,想找个能模拟真实交易的软件。我找到了几个名气挺大的,比如大家常说的什么“同花顺”,“雪球”之类的。想着大平台应该靠谱,就兴冲冲地下载了几个试试。
挑选与试用模拟软件
下载安装倒是不麻烦,注册个账号,虚拟资金立马到账,看着那一长串零,心里还有点小激动。我先试了试同花顺的模拟盘,界面跟实盘挺像的,K线图、各种指标也都有,下单操作也还算顺手。当时觉得,不错,跟真的一样。
后来又用了用雪球的模拟组合,感觉它的社区氛围比较浓,能看到别人的调仓记录和讨论,这个对我这种新手来说,感觉能学到点东西。不过用着用着,我就发现一些问题了。
比如说,有些软件宣传的时候说得天花乱坠,什么“万1全包”,结果我仔细研究了一下,发现有的朋友在实盘里遇到过那种偷偷摸摸收“过户费”的情况,虽然模拟盘里没有真金白银的损失,但我就开始警惕了,想着以后实盘可得看清楚条款。还有就是数据的实时性,有的模拟盘感觉数据更新会有一点点延迟,虽然对模拟影响不算致命,但总觉得不够“真实”。
我还特别留意了一下,有的软件虽然是模拟,但功能挺全,比如它会有一些简单的交易提醒,或者是一些基础的数据分析工具。我还看到过一些小众的,号称“绿色免安装”的监控器,说是能实时监控交易,不过我没敢轻易尝试,总觉得安全性不太放心,毕竟现在软件鱼龙混杂,万一带点啥“私货”。
我的“深度模拟”实践过程
用了一圈主流的模拟软件后,我发现光是简单买卖还不够。我想更真实地模拟我的交易策略,包括资金管理、止盈止损这些细节。于是我决定搞一个更“精细化”的模拟。
第一步,选定一个主模拟平台。我还是主要用回了功能相对全面、界面也比较习惯的一个大平台,主要是看中它的数据相对准确实时,行情刷新也快。
第二步,建立严格的模拟纪律。我给自己规定了虚拟资金的上限,就当成是自己真实投入的钱。每次“买入”前,我都会像真实交易一样,认真分析:
- 为什么要买这只票?基本面?技术面?还是消息面?
- 计划买入多少仓位?不能一把梭哈。
- 止损点设在哪里?亏到多少必须“割肉”离场。
- 止盈点大概在什么位置?涨到多少就该考虑卖出。
第三步,详细记录每一笔“交易”。 我专门弄了个电子表格,每一笔模拟交易,我都记录下来:买入/卖出时间、股票代码、价格、数量、买入理由、止损止盈计划、实际盈亏、以及当时的心态。这个过程有点繁琐,但我觉得特别重要。
第四步,定期复盘。 每周末,我都会把这一周的模拟交易记录翻出来,仔仔细细地看。哪些交易做对了,为什么对?哪些交易做错了,错在哪里?是选股问题,还是买卖点把握不或者是心态乱了,没按计划执行?
我还特别注意了模拟盘里的一些细节,比如挂单。有时候我想试试“夜间挂单”,看看第二天开盘能不能成交,虽然有的软件支持,但我总觉得这块儿的模拟跟真实情况可能还是有差异,就当个参考。
实践中的感悟
通过这么一段时间的折腾,我发现模拟炒股软件最大的好处,就是能让你在没有真实资金风险的情况下,熟悉交易规则、验证交易策略、锻炼交易心态。
我开始慢慢理解了什么是趋势,什么是支撑位和阻力位。也体会到了严格执行纪律的重要性。以前实盘的时候,亏了就死扛,赚了点就想跑,结果往往是小赚大亏。在模拟盘里,我强迫自己设置并执行止损,几次“割肉”之后虽然虚拟账户也疼,但慢慢就习惯了,也明白了及时止损是为了避免更大的损失。
我还发现,模拟盘里的“钱”毕竟是虚拟的,心态上还是会跟实盘有区别。但通过不断地自我暗示和严格记录,尽量去贴近真实交易的心态,还是能有不少收获的。
现在回过头看,虽然一开始是亏钱了才想起用模拟软件,但这段“纸上谈兵”的经历,确实帮我打下了不少基础,至少现在再去看盘面,心里比以前有谱多了。如果你也是新手,或者想验证新策略,真心建议先在模拟盘里好好练练,磨刀不误砍柴工嘛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