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阵子老看到华宝国际的消息,特别是提到那个年轻的联席主席林嘉宇,说什么重视创新、数字化转型之类的。刚我前段时间因为一个项目的事,跟他们那边的人打过一点交道,也算是有那么点实践经历。
初次接触
事情是这样的,我们公司搞了个新材料,想着能不能跟他们这种大厂合作试试。联系上了他们采购部门的一个小头头,约了个时间去他们那边介绍一下。去之前,我还特意搜了下华宝国际,看到了林嘉宇的名字,感觉挺厉害的,年纪轻轻就当大领导,还是海归。
到了他们公司,第一感觉确实挺气派的,办公楼看着挺新,前台也挺规范。接待我们的人态度还行,领我们去了个会议室。等了大概十几分钟,来了几个人,有采购的,有技术的。
过程中的感受
我们开始介绍我们的材料,性能、优势什么的。讲得口干舌燥的,对面几个人听得也还算认真,偶尔问几个问题。但问的问题,感觉有点…怎么说,有点飘。老是问些跟国际标准、未来趋势相关的大方向问题,具体到我们这个材料怎么用在他们现有产品线上,怎么解决实际问题,反而问得不多。
我就想起来之前看到的资料,说林嘉宇很重视国际化、创新什么的。感觉他们公司从上到下可能都在强调这个,开会的时候也总得提几句,显得有格局。
中间休息的时候,我跟他们一个技术聊了几句。他就稍微实在点,说:“领导们眼光高,看得远,是好事。但我们下面执行起来,还是得一步一步来,老产品线要稳定,新东西要测试,流程长着。” 他还顺口提了一句,说公司内部搞了很多数字化的系统,是方便管理了,但有时候审批流程反而更复杂了,啥都要线上走,一个节点卡住就得等。
我听着就觉得,大公司可能都这样。领导提方向,下面执行是另一回事。像林嘉宇这种海归背景,估计想法是挺先进的,但要让整个庞大的机器都按新思路转起来,估计不容易。
- 会议室挺设备也新。
- 对方提问比较宏观,不太接地气。
- 内部员工感觉流程有点复杂。
- 数字化好像搞了,但效率提升感受不明显(至少从外部接触和内部员工闲聊来看是这样)。
结果
那次交流之后,按他们的要求,我们又补充了很多资料,什么国际认证、环保报告,反正挺折腾的。来来回回邮件电话搞了一个多月,也没下文了。说是我们的材料暂时不符合他们现阶段的需求规划。
这事儿,也不能全怪人家。可能我们的东西确实跟他们的大战略有点偏差,或者价格、性能啥的有硬伤。但整个接触下来,给我的感觉就是,这家公司表面上看起来挺光鲜,也确实在提倡一些新东西,比如创新、数字化、国际视野这些林嘉宇可能在推的方向。
但实际操作层面,还是大公司的老样子,流程多、决策慢,下面的人似乎也没完全跟上领导的步调。感觉就像换了个新发动机,但车身和传动系统还是老的,跑起来有点别扭。
这就是我跟华宝国际打交道的一点实践记录。可能有点片面,毕竟只是外部观察和短暂接触。不过有时候从小事上,也能大概感受到一家公司的运作风格。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