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聊聊四方股份2021年那会儿的目标价这事儿。这玩意儿,说起来就跟算命似的,每个人心里都有个谱,但准不准,天晓得。
我是怎么琢磨这事的
第一步,先是道听途说。 那会儿,2021年嘛市场也还行,四方股份这票子时不时就冒点头。我记得当时耳朵里灌了不少消息,有的说这公司搞电力自动化,国家重视,前景有的说沾上了什么新能源、储能的概念,能飞。股价也是一波一波的,有时候看着像要起飞,有时候又蔫了。我当时就寻思着,这票子到底能值多少钱?
第二步,我就开始自己瞎琢磨,找点资料看。 看不太懂那些复杂的财务报表,什么市盈率、市净率,也就看个大概。我主要就是上网搜,看看券商的研报都怎么吹,不,是分析。我记得当时翻了不少券商的报告,什么中信,海通,给的目标价也是五花八门,有说看到18块的,有说能到20块,甚至还有喊到23块的。我当时就想,这帮分析师意见也不统一!
第三步,就是结合市场情绪和公司题材瞎蒙。 我会去股、论坛这些地方潜潜水,看看里头的人气怎么样,大家都在讨论那会儿四方股份也算是有点人气的,讨论机器人、人工智能、电力物联网的都有。我就想,这么多概念,总得有一个能炒起来?再看看公司干啥的,电力设备是老本行,后来又扯上了什么机器人、人工智能、储能这些热乎乎的概念,题材倒是不少。但题材这东西,有时候一阵风就过去了。
第四步,就是看股价走势,找心理价位。 我记得那会儿,大概是2021年初,这票子还在个位数晃悠,7块钱上下。我当时是没那个魄力重仓,但确实关注了,眼瞅着它后来冲到十几块,甚至摸到过18块,心里那个五味杂陈。有人说按18块的目标股价,股息率有个4%左右,听着也还行。但股价这东西,它不是光看基本面,还得看资金,看大环境。
我当时折腾了一圈,也没给自己定下一个死的目标价。 因为我发现,这玩意儿变数太大了。比如,突然出来个政策利股价呼呼往上涨;或者大股东来个减持,市场信心就受打击。我记得当时就看到有消息说大股东减持,一下子人心惶惶的。
我那会儿对四方股份2021年的目标价,基本上就是这么个实践过程:
- 听消息,了解个大概。
- 看研报,参考一下“专业人士”的看法,但心里打个问号。
- 结合公司题材和市场热度,自己瞎猜一下可能的空间。
- 盯着盘面,看看资金的意愿,再结合自己的心理预期。
说白了,我就是个散户,没啥内幕消息,也没啥高深理论。我琢磨目标价,更多的是一种心理建设和模糊的预期管理。 比如,我觉得它可能到15块,到了我就考虑卖点;如果跌到10块以下,我觉得便宜,可能就考虑买点。但这都是毛估估,随时根据市场变化调整。
那票子最高冲到25块多,后来又回调了不少。我这种小散,能抓住一段就不错了,想精准预测顶部和底部,那真是神仙才能干的事。回顾我当时对四方股份2021年目标价的实践记录,核心就是:多看、多听、多想,但别全信,还是得自己拿主意,而且得有随时认错的准备。 毕竟市场永远是对的嘛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