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第三方理财公司排行榜?聪明投资者都这么选平台!

二八财经

最近,我这寻思着手头有点闲钱,总放银行也不是个事儿,利息低得可怜。就想着捣鼓捣鼓,看看能不能找个靠谱的第三方理财公司,让钱也生点钱。这不研究不知道,一开始真是两眼一抹黑,头都大了。

摸索阶段:信息满天飞,我该信哪个?

我就是到处问问朋友,顺便也在网上扒拉扒拉信息。嚯,家伙,这第三方理财公司,名头那叫一个多!什么财富管理、资产配置、私人银行服务延伸出来的,还有那些互联网大厂搞的金融平台,比如大家熟悉的支付宝里的蚂蚁财富,微信里的理财通,都号称能帮你打理钱财。

我寻思着,这水深。银行倒是稳当,工行、建行、农行这些大银行,产品也多,存款、理财、基金啥都有,但收益率,你懂的。证券公司,也能买卖股票基金,风险高,心脏受不了。P2P?早些年火过一阵子,现在提起来都心有余悸,这个直接就被我pass了。

然后我就把目光投向了那些专门做基金销售或者综合理财服务的第三方平台。比如经常听到的天天基金网、好买基金,还有些名字听着挺高大上的,像什么诺亚、海银之类的。这些平台产品线确实丰富,看着也专业。

我的筛选“笨”办法:一步步来,看清本质

面对这么多选择,我这人比较实在,就想着用点“笨”办法来筛选。我主要琢磨了这么几个方面:

  • 第一步,查家底。 我先看这些公司成立多久了。老话说得姜还是老的辣,成立时间长,多少经历过些风雨,相对来说可能更稳健点。再就是看他们的资质,有没有正经的牌照,比如基金销售牌照啥的。我琢磨着,连个正经身份都没有,那不就是“黑户”嘛钱放进去能踏实?像营业执照、网站的ICP备案这些,我都去瞄了几眼,虽然咱不是专业的,但至少得有。
  • 第二步,看产品。 这公司都卖些是不是就那么一两种产品,还是说选择比较多,能满足不同风险偏好的人。有些平台可能主打公募基金,有些可能偏向私募或者其他更复杂的产品。我就想找个产品线清晰,风险说明也比较到位的。
  • 第三步,探口碑。 这个就比较主观了,但也重要。我一般会看看身边有没有人用过,或者在一些相对中立的社区看看大家的评价。网上的信息真真假假,也得自己分辨,不能人家说啥就是主要还是看有没有那种大面积的负面,或者特别离谱的投诉。
  • 第四步,感受专业度。 如果有可能,我会尝试跟他们的客服或者理财顾问聊聊。看看他们是不是真的懂行,能不能根据我的情况给出中肯的建议,而不是一味地推销高收益产品。说话靠不靠谱,一聊就能感觉出来大半。

实践下来的一些感悟:没有最只有最合适

折腾了一圈下来,要让我给这些第三方理财公司排个“第一第二第三”,我真排不出来。为啥?因为我发现,这事儿太个性化了。

1,每个人的资金量、风险承受能力、理财目标都不一样。有的人就想图个安稳,比银行活期高点就行;有的人愿意承担高风险去博取高收益。A觉得好的平台,B可能就觉得不合适。

2,很多所谓的“排行榜”,要么是广告,要么就是基于某些单一维度,比如规模大小、用户数量,但这些并不能完全代表一个平台的好坏,尤其是对我们普通投资者来说,安不安全、服务好不好可能更重要。

3,我感觉这行当变化也快。今天这家可能风头正劲,明天可能就出点啥状况。持续关注,保持警惕,比迷信任何一个“排行榜”都重要。

所以我自己的实践结果就是,没有找到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排行榜”。反而是通过这个筛选过程,我对怎么选择理财渠道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最终,我可能会选择一两家资质齐全、口碑尚可、产品也符合我需求的平台,先小额试试水,慢慢再看。毕竟自己的钱,还是得自己多上心,多研究,不能把希望完全寄托在别人身上,或者一个简单的排名上。

这就是我这回捣鼓第三方理财公司的一点实践记录,分享给大家,希望能有点借鉴意义。记住,投资有风险,决策需谨慎,这话啥时候都不过时!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AddoilApplauseBadlaughBombCoffeeFabulousFacepalmFecesFrownHeyhaInsidiousKeepFightingNoProbPigHeadShockedSinistersmileSlapSocialSweatTolaughWatermelonWittyWowYeahYellowdog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4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