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阵子,估计不少人都听说了“瑞士银行不再为中国储户保密”这事儿。朋友圈里,各种群里,传得沸沸扬扬的。我瞅着,这事儿也不是一天两天了,算是个慢慢发酵,水到渠成的结果。
为啥我这么说?倒不是我能掐会算,主要是以前我跑业务那会儿,总能碰上那么些人,一聊起来就眉飞色舞地说什么“海外资产”、“瑞士秘密账户”,好像把钱放那就万事大吉,谁也查不着了。那时候我就犯嘀咕,心想这世界上真有密不透风的墙?真有能永远保密的保险箱?就爱琢磨这些事儿,所以后来就一直有意无意地留意着瑞士银行那边的风吹草动。
你还别说,这几年看下来,变化是真不小。一开始是风声紧,这个国家施压,那个国际组织要求透明。瑞士那边,毕竟“保密”是金字招牌,开始还挺硬气,说什么客户隐私是核心价值。但大趋势在这儿摆着,全球都在搞反洗钱、反避税,你一个人想扛也扛不住。
我记得,大概是2021年那会儿,就陆陆续续有消息出来,说瑞士已经开始跟其他国家交换银行账户信息了。当时我就跟身边朋友念叨,我说:“瞧见没,这所谓的‘保密’,不就开始松动了嘛” 等到年底,基本上就是板上钉钉的事儿了,信息互换这事儿算是全面铺开了。
后来就更具体了。比如前段时间说的,要取消那些保密级别最高的账户,好像叫什么“B类账户”来着。这下可那些以前想靠这个藏点啥的人,估计就真坐不住了。你想,以前那些不明不白的钱,不就指望这个“安全港”嘛现在这港口要登记检查了,能不慌吗?
现在大伙儿听到的“瑞士银行不再为中国储户保密”,就是这整个过程的一个结果。核心原因还是国际上对反洗钱和打击贪腐的压力越来越大,瑞士也顶不住了,得顺应这个潮流。想继续在国际金融体系里玩,就得按新规矩来。
这事儿对咱们普通老百姓来说,没啥太大影响。网上有些人瞎传什么“冻结存款”,那纯粹是博眼球。人家主要针对的是那些想利用保密制度干坏事儿的大额资金,跟咱们这些辛辛苦苦挣点钱存银行的老百姓,关系不大。咱们该吃吃该喝喝,踏踏实实过日子就挺
说到底,这世界变化快,以前觉得牢不可破的一些“规矩”,现在也都在变。我总觉得,还是把事儿都摆在阳光下最踏实。藏着掖着的,早晚有露馅儿的一天,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