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一直在琢磨这个st海越摘帽的事儿,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断断续续的总在看,今天就跟大家伙儿聊聊我这点儿实践心得。
一、为啥关注它?戴帽子的由来
话说回来,就喜欢琢磨这些带“st”的票,感觉里面故事多。这个海越,我记得当初戴上帽子,主要是因为那个“内控被否”,好像还有资金占用的一些事儿,具体细节记不太清了,反正就是公司内部管理上出了点岔子,被交易所给警示了。
我当时就想,这公司底子咋样?还有没有救?能不能把这些问题给解决了?这就勾起了我的兴趣,开始慢慢跟踪。
二、我的跟踪与分析过程
这事儿不能光凭感觉,我得找点实际的东西来看。
- 翻公告是第一步:我没事儿就去翻翻公司的公告,看看他们对这些问题是啥态度,有没有拿出具体的解决措施。我记得看过他们说资金占用的问题在想办法解决,好像后来也公告说解决了。这点还行,起码在动。
- 看财务数据:然后就是看财务报表了。虽然咱不是专业的会计,但大概的营收、利润还是能看懂的。我特别留意到,有说法是它2024年三季度的营收好像超过了一个亿,尤其新疆那边旅游不是火了一阵子嘛可能也沾了点光。营收能上来,这是个好兆头,说明公司业务还在运转。
- 琢磨审计意见:这“st”的帽子能不能摘,审计报告很关键。之前内控被否了,那下次年报的审计意见能不能给个“标准无保留意见”,这就成了我重点关注的。要是审计师还是不认账,那摘帽就悬了。
- 留意风险点:光看好的不行,风险也得瞅瞅。我注意到它好像有个新增的诉讼,金额还不小,好像是1.9个亿。这玩意儿可是个雷!如果处理不对公司影响肯定大,对摘帽也是个不小的障碍。
- 关注市场声音:我也会去股,或者一些财经资讯下面看看大家的讨论。里面的信息真真假假,得自己分辨。有人说摘帽概率99%,听听就不能全信。也有人分析得头头是道,说啥“不立案肯定规范不了”,这种就得留心了,因为这涉及到摘帽的硬性条件。
三、我看到的积极信号与担忧
捋了捋,我感觉有这么几点:
积极的方面:
- 公司自己也说了,如果2024年年报符合规定,会考虑申请摘帽。这说明公司管理层有这个意愿和目标。
- 之前提到的资金占用问题,公告层面说是解决了。
- 营收数据,尤其是三季度的,看着还行,说明主营业务没垮。
让我担忧的地方:
- 那个大额新增诉讼,真是个定时炸弹。
- 内控问题到底解决得怎么样了?年报审计能不能给个好脸色?特别是有些分析提到,比如碳酸锂项目的存货管理可能还有缺陷,这直接关系到内控报告能不能标准。
- 如果真的存在“规范类退市”的风险,那“立案调查”再到“规范完毕”这个流程能不能走完,也是个未知数。
四、我的判断与后续观察点
我觉得st海越摘帽这事儿,有希望,但挑战也不小。 不是说它一定能摘,也不是说它一定摘不了,得看接下来几个关键节点。
我接下来会重点关注几个事儿:
- 年报披露: 最重要的就是等2024年的年报了,具体时间好像是说明年3月30号左右。到时候财务数据、审计意见一下子就都明朗了。
- 审计报告的措辞: 尤其是审计师对内部控制的评价,是“标准无保留”还是又提了啥问题,这直接决定了能不能过关。
- 诉讼的进展: 那个1.9亿的诉讼,得看看有没有新的进展,是和解了,还是败诉了,还是有其他说法。
- 监管态度: 如果公司真的有规范类问题,监管会不会有进一步的动作,比如立案啥的。
反正我就是这么一步步看下来,自己分析,自己判断。投资这事儿,没人能给你打包票,最终还是得靠自己多看多想。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到这儿,希望能对同样关注这票的朋友有点儿启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