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伙儿今天又来跟大家唠唠嗑了。最近手里有点闲钱,寻思着股市那小心脏是真受不了,就想着找点稳当些的玩意儿。一来二去,我就把目光投向了“纯债券型基金”。一开始我也是两眼一抹黑,啥都不懂。今儿个,我就把我这阵子摸索纯债基金的经历,给大伙儿从头到尾捋一遍,看看这玩意儿到底都有哪些名堂。
一、两眼一抹黑,从哪儿下手?
刚开始,我就直接在一些基金平台上搜“纯债基金”。好家伙,一下子出来一大堆,看得我眼花缭乱。什么短期纯债、中长期纯债、指数型的、主动管理的,还有啥“定开”的,当时就觉得,这水也不浅。
我就想着,得先搞明白这些都是啥意思。不然买都不知道买的
二、慢慢摸索,搞懂几个大类
我先从最简单的分类开始琢磨。发现纯债基金,顾名思义,就是主要投资债券的基金,不怎么碰股票,风险相对就低一些。
然后我注意到,它们大致可以这么分:
- 按投资债券的期限长短:这就有了短期纯债和中长期纯债。短期的一般投的都是快到期的债券,波动小点,收益也可能就那样。中长期的,期限长,理论上收益可能高点,但对利率变化也更敏感,波动可能大些。
- 按管理方式:有主动管理的,也有指数型的。主动管理的就是基金经理凭本事去挑债券、做配置,争取跑赢市场。指数型的就简单了,基本就是复制某个债券指数的表现,比如国债指数、国开债指数啥的。
- 还有一种特殊的,叫“定期开放式”:简称“定开”。这种基金平时是封闭的,不让随便买卖,只有在特定的开放期才能申购赎回。我估摸着是为了基金经理能更稳定地操作资金。
三、扒拉具体基金,眼见为实
光懂理论不行,我还得看看实际都有哪些基金。我就开始一个一个看那些名字和介绍。
我先瞅了瞅指数型的。因为感觉这个相对透明点,跟着指数跑嘛我记得看到过像“鹏扬中债-30年期国债ETF”(代码好像是511090),这种ETF基金,买卖跟股票似的,还挺方便。不过一看“30年期国债”,我就知道这玩意儿久期肯定长,对利率变化会比较敏感。还有的指数基金是跟踪那种7-10年国开债的,比如“广发中债7-10年国开债指数”(代码003376),这种政策性金融债,感觉也挺稳的。
然后我又去看了看主动管理的。这种就五花八门了。基金经理会根据自己对市场的判断去买不同的债券。我看到有些宣传说收益来源除了票息,还有资本利得,估计就是低买高卖债券赚的差价。这种就比较考验基金经理的水平了。
接着是“定开”基金。比如我看到有叫“华夏鼎庆一年定开债券发起式”(代码018179)的,还有“天弘季季兴三个月定开”这种。这种一般会约定一个封闭期,比如一年、三个月。你要是这笔钱短期内用不着,倒是可以考虑考虑,可能收益会比随时能取的活期理财高点儿。
我还特别留意了一下它们的“久期”。这个词一开始我也没搞懂,后来查了查,大概意思就是这基金里所有债券的平均剩余期限。久期越长,基金净值对市场利率变化的反应就越剧烈。想稳当点,可能就得找久期短一些的。
四、我的一点心得体会
经过这么一番折腾,我对纯债基金算是有了个大概的了解。我总结了几点:
- 纯债不代表绝对没风险:虽然比股票稳,但也不是保本的。利率波动、债券违约(虽然纯债基金一般投的都是高信用等级的,但理论上存在)都可能影响净值。
- 想清楚自己的需求:是想追求高一点的收益,能承受一定波动?还是就图个安稳,收益低点也无所谓?是短期放放钱,还是能放个一年半载的?这些想清楚了,再去找对应的基金类型。
- 别光看名字,要看持仓和策略:有的叫“纯债”,但具体投的久期多长,都得去基金详情里仔细瞅瞅。
- 过往业绩可以参考,但不能当未来保证:看看基金过去的表现,尤其是回撤控制怎么样,还是有用的。但市场是变的,过去的“优等生”未来也不一定一直优秀。
比如说,我当时看到有些资料提到,像“国金惠盈纯债A”(006549),今年以来回撤控制得还行,净值增长也还可以。但这些都是动态变化的,得自己经常去关注。
我还发现,有些纯债基金规模特别大,上百亿的都有。这种规模大的,流动性可能好点,我猜的。
我现在的感觉是,纯债券型基金确实是个挺大的家庭,里面成员也各有各的特点。要想挑到适合自己的,还真得花点功夫去了解。今天就先跟大家分享这么多我自个儿摸索的过程,希望能给同样在研究这块儿的朋友们一点点小小的启发。记住,这可不是啥投资建议,纯粹是我个人的实践记录和瞎琢磨,大伙儿投资还是得自己做足功课,谨慎决定!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