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个南方宝元债券C和A有啥不一样,这事儿我还真捣鼓过一阵子。
起因是我一哥们儿,老王,他手里有点闲钱,不多,也就几万块,想买点债券基金稳当稳当。他平时炒股,亏多赚少,寻思着还是整个风险低点的玩意儿踏实。然后,他就自己上网瞎看,看中了南方宝元这只,名气还行,历史业绩也还过得去。
结果一点进去,嚯,还有A类、C类,给他整蒙了,就跑来问我:“老李,这南方宝元债券A和C,到底啥区别?我该买哪个?”
我当时也不是特别门儿清,毕竟平时买基金,很多时候就选个看得顺眼的,或者平台默认推荐的,没太深究过这些字母尾巴。但既然老王问了,咱也不能露怯不是?我就打开我常用的那个基金交易软件,仔仔细细地把南方宝元债券A和南方宝元债券C这两兄弟给对比了一下。
不看不知道,一看还真有点名堂。
我注意到的是费率结构。这是最明显的地方。
- 南方宝元债券A,你买的时候,它要收一笔“申购费”,就是进门费。这笔费用,根据你买多少,费率可能还不一样,买得多有时候能打点折。但是,它不收那个叫“销售服务费”的玩意儿。这个销售服务费有点像是你天天都在交的管理费的兄弟,虽然不多,但日积月累也肉疼。
- 然后是南方宝元债券C,它正好反过来。买的时候,不收你申购费,感觉挺爽,好像占了便宜。但是,它每天都会从基金净值里头悄悄扣掉一点销售服务费。这个费率一般是年化的,比如年化0.3%或者0.4%这样,然后除以365天,每天扣一点。
看到这里,我就有点明白了。这不就是针对不同持有时间的投资者设计的嘛
我又继续往下看,还注意到一个赎回费。就是你卖的时候要交的钱。一般来说,A类你拿的时间越长,这个赎回费就越少,比如持有超过一年、两年,可能就免掉了。C类,有些是持有时间很短比如7天内赎回,会有个惩罚性的高赎回费,防止你快进快出薅羊毛,但只要你持有时间稍微长一点,比如超过30天,很多C类的赎回费也就没了,或者很低。
我把这些跟老王一说,他就琢磨开了。我说:“老王,你看,你要是打算这笔钱扔进去就不管了,放个三年五载的,那A类可能划算点。一次性交了申购费,之后就没销售服务费天天磨你了。而且拿久了赎回费也可能免。”
“但你要是说,这钱可能过几个月,或者一年半载的,有点急事儿就要用,那C类可能就更合适。买的时候不花钱,虽然每天有点销售服务费,但你拿的时间短,总共也扣不了多少。卖的时候,只要不是太短,赎回费也可能不高。”
老王听完,拍了下大腿:“明白了!我这钱,就是短期放一放,可能就半年到一年,说不准什么时候就要挪出来干别的。那看来我选C类更合适,省了那一笔申购费,短期看,销售服务费也比申购费少。”
这事儿也给我自己提了个醒。我以前买基金,有时候就图省事,或者被那个“0申购费”吸引,就直接选了C类,也没仔细算算账。后来我翻了翻我自己的持仓,发现有些我打算长期定投的基金,选的竟然是C类!这不是傻吗?长期下来,那个销售服务费可比一次性的申购费(有时候打折还很低,比如一折)要多得多了。
赶紧趁着有些还没亏太多,或者微赚的时候,给它调整了一下,换成了A类。虽然折腾了一下,但总比一直当冤大头强。
总结一下我自己的实践经验就是:
- 如果你打算短期持有,比如一年以内,甚至几个月,那优先考虑南方宝元债券C(或者其他基金的C类)。因为它一般没申购费,持有时间短,销售服务费也扣不了多少。卖出时只要注意一下短期惩罚性赎回费的时间节点就行。
- 如果你打算长期持有,比如定投个两三年,甚至更久的,那还是老老实实选南方宝元债券A(或者其他基金的A类)。一次性的申购费,尤其现在很多平台都有折扣,摊到长期来看,比持续扣销售服务费划算。而且A类拿久了,赎回费也低甚至没有。
就是这么个事儿。不复杂,就是得多看两眼基金的说明书或者交易页面的费率详情,别被一开始那个“免申购费”给忽悠了,得算算总账。基金公司精明着,怎么都不会让自己吃亏的,他们设计这两种份额,就是为了满足不同投资期限的人的需求,顺便把各种费用给收齐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