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跟大家唠唠这个基金从业资格考试,到底难不难。这事儿,我自个儿也算是亲身趟过一遍水了,所以今天就从我自个儿的经历出发,给大伙儿说道说道。
为啥想考这个?
我也没想过要去考这玩意儿。工作干了几年,不好不坏的,但总觉得好像少了点或者说想给自己多条路。身边有朋友考了这个,说是什么金融行业的“敲门砖”,听着好像挺唬人的。我就琢磨着,闲着也是闲着,考一个试试?万一以后用得上?就这么个朴素的想法,我就开始行动了。
备考前的准备工作
第一步,肯定是了解情况。我先上网搜了搜,看看这考试都考些啥时候报名,啥时候考试。大概心里有个谱了,就开始找资料。这玩意儿不像上学那会儿,有老师领着。全靠自己摸索。我主要就准备了两样东西:官方教材和一些辅导练习题。
教材嘛那肯定是得看的。我买的是最新的版本,厚厚两大本,《基金法律法规、职业道德与业务规范》和《证券投资基金基础知识》。刚拿到手那会儿,我心里也咯噔一下,看着就头大。
我的学习过程,简直一把辛酸泪
第一阶段:硬啃教材。
刚开始看书,那叫一个费劲。很多名词压根儿就没听过,什么基金份额、净值、托管人、管理人,看得我云里雾里。第一遍基本上就是囫囵吞枣,争取先混个脸熟。我给自己定了计划,每天看多少页,看不懂也得看下去,主要是想先建立一个大概的知识框架。
第二阶段:教材结合练习题。
光看书不行,得练。我就开始做那些辅导练习题,一做题,问题就全暴露出来了。很多知识点,以为自己看懂了,结果题目一变就不会了。错题那是一大堆。这时候我就把错题对应的教材内容再翻出来,重点看,反复看。有时候一个知识点,我能来来回回看好几遍才能彻底搞明白。
特别是计算题,一开始我真是头疼。什么收益率计算、基金费用计算,公式看着简单,一套到题目里就犯迷糊。后来我就把所有公式都抄在一个本子上,一道题一道题地对着公式练,慢慢地才找到点感觉。
第三阶段:刷真题和模拟题。
教材看了两三遍,练习题也做得差不多了,就开始搞真题和模拟题。这玩意儿很重要,能让你熟悉考试的题型和难度。基金从业是机考,所以我还特意找了些机考模拟软件来练习,提前适应一下考试的节奏和操作界面,免得到时候手忙脚乱。
我记得那段时间,基本上每天下班回家,吃完饭就坐到书桌前,一直学到十一二点。周末更是整天泡在学习里。挺枯燥的,但一想到自己已经投入了这么多,就咬咬牙坚持下来了。
考试当天和考后感受
考试那天,说不紧张是假的。提前到了考场,熟悉了一下环境。真正开始答题了,反而慢慢平静下来了。因为很多题目,在之前的练习中都遇到过类似的,做起来还算顺手。
考完两科,走出考场,感觉整个人都虚脱了,但心里也松了一大口气。不管结果怎么样,总算是尽力了。
过了一段时间查成绩,两科都过了!分数不高不低,但总归是过了。那一刻,真心觉得之前的努力都没白费。
到底难不难?
结合我自己的经历,我觉得基金从业资格考试,你要说它特别难,像高考、考研那样,那肯定不至于。它考察的知识点虽然多,但大多是基础性的,理解和记忆性的内容占了绝大部分。深度上,并没有那么深不可测。
但是,你要说它简单,随随便便就能过,那也是不可能的。
- 知识点零碎。两本书加起来内容不少,需要你花时间去梳理和记忆。
- 需要理解。有些内容不是死记硬背就行,得理解了才能做对题,特别是案例分析和一些计算。
- 需要坚持。备考是个相对枯燥的过程,特别是对于已经工作的人来说,要平衡工作、生活和学习,挺考验人的毅力。
对我来说,最难的可能就是刚开始的入门阶段和后期的坚持。因为我不是金融专业的,很多东西都是从零开始学。但只要你肯花时间,用对方法,比如多看书、多做题、多通过考试还是很有希望的。
我觉得,这个考试更像是一个“努力就有回报”的考试。只要你认真准备了,投入了足够的时间和精力,通过的概率就很大。它不像有些考试,可能努力了也未必能过。如果你问我难不难,我会说:不轻松,但绝对不是高不可攀。只要你下定决心,踏踏实实去学,拿下它问题不大!
这就是我考基金从业资格证的整个过程和一些体会,希望能给正在备考或者打算备考的朋友们一点点参考。加油!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