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咱就来聊聊国民技术这家公司。就喜欢瞎琢磨,尤其是咱们自己国家这些搞芯片的,总想看看他们到底在捣鼓些能不能顶事儿。
最早注意到国民技术,还是因为那会儿项目上要找一些国产的MCU(就是微控制器,控制个小家电、小模块啥的那种芯片)和安全芯片。国外有些东西,你懂的,有时候说断供就断供,或者价格一下子就上去了,搞得人心里特没底。我就开始在圈子里打听,也自己上网扒拉资料,看看国内有哪几家做得还行。
第一步:初步了解,囫囵吞枣
一开始就是广撒网。国民技术这名字听着就挺“国家队”的,顺手就搜了一下。嚯,发现人家还是个上市公司(股票代码300077,我特意记了下,倒不是为了炒股,就是觉得能上市的总归有两把刷子),搞的年头也不短了,说是2000年那会儿就成立了,还是“909工程”出来的。这就让我有点兴趣了,毕竟有点年头和背景,不至于太不靠谱。
第二步:扒拉产品线,看他们主攻啥
光看公司历史没用,得看他们有啥实际的东西。我就上他们官网,还有一些行业网站上翻。发现他们产品线还挺宽的:
- MCU芯片: 这是我的重点关注对象。瞅了瞅,他们有个N32系列的MCU,型号还挺多,什么N32G系列、N32L系列,后来还看到有N32H系列,说是高性能的,甚至还有基于Arm Cortex-M7内核的,听着挺唬人。应用领域也写得挺广,什么物联网、工业控制、电机控制、智能家居、汽车电子都提到了。
- 安全芯片: 这块儿好像也是他们的老本行,什么可信计算芯片、金融行业的安全认证、电子银行、移动支付这些都有涉及。咱平时扫码支付啥的,说不定就有他们的技术在里头。
- 其他芯片: 还有蓝牙芯片、电池管理芯片(BMS)这些。感觉他们是想在物联网和一些特定行业应用上多点开花。
看着这些,我就琢磨,这摊子铺得不小。MCU是通用市场,安全芯片是特定行业,蓝牙和BMS也是热门方向。
第三步:找点实际的案例和评价,看口碑怎么样
光看他们自己说好不行,我还得看看别人怎么说,有没有实际用过的。我就去一些开发者论坛、技术交流群里搜,或者问问圈子里的老哥们。发现用他们N32系列MCU的人还真有一些,尤其是在一些对成本敏感或者追求国产化替代的场合。评价嘛有好有坏,毕竟跟那些国际大厂比,生态、资料完善度、易用性这些方面,国产芯片普遍都还有提升空间,这是实话。
但我注意到一点,他们挺积极参加各种展会的,比如那个慕尼黑上海电子展,经常能看到他们发新品的消息,比如发布了什么基于Arm Cortex-M7内核的N32H7系列高性能MCU,还搞什么双核异构的。这说明他们还在努力往前追,不断迭代产品。
第四步:尝试接触,搞点资料看看
因为项目上有需求,我就尝试联系了他们的销售或者技术支持,想搞点N32系列MCU的datasheet(数据手册)、参考设计啥的看看。这个过程还算顺利,资料也拿到了。翻了翻数据手册,参数指标啥的都写得挺详细,外设资源也还算丰富。光看手册是看不出所有问题的,真要用起来,还得实际上板子调。
我还特意留意了一下他们MCU的内核,不少都是基于Arm Cortex-M系列内核的,比如M0, M4, 甚至M7。用Arm内核的好处就是生态相对成熟一些,很多开发工具、中间件可以通用,降低了上手门槛。
第五步:初步形成自己的看法
折腾了一圈下来,我对国民技术这家公司算是有了个大概的印象:
- 有一定技术积累: 特别是在安全芯片领域,应该是有底子的。MCU方面也在努力追赶,产品线不断丰富,性能也在往上走。
- 市场定位明确: 感觉他们主要还是瞄准国内市场,尤其是在国产化替代这个大趋势下,他们是有机会的。应用领域也比较聚焦在物联网、工业、消费电子这些量大面广的地方。
- 生态建设是关键: 这是所有国产芯片厂商共同面临的挑战。光有好芯片不行,还得有完善的开发工具、丰富的文档资料、活跃的开发者社区,这样大家才愿意用,用得才顺手。国民技术在这方面应该也在努力,但跟国际大厂比肯定还有差距。
- 态度还算积极: 从他们不断发新品、参加展会来看,求生欲和进取心还是有的。
国民技术算是国内芯片领域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参与者。我这实践过程,主要就是通过公开信息收集、圈内打探、加上一点点实际接触,形成了一个初步的认识。真要说产品好不好用,那还得具体型号具体项目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但起码,咱们又多了一个可以考虑的国产选项,不是吗?
我这人就是这样,喜欢自己去扒拉、去了解,而不是光听别人说。今天分享的也就是我个人的一些不成熟的观察和记录,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个参考角度。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