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老琢磨这个私募股权基金,听着挺高大上,好像离咱普通人挺远。一开始我也是云里雾里,就想着搞明白这到底是啥玩意儿,毕竟现在到处都能听到这个词。
我就自己瞎琢磨,先是上网扒拉了点资料。看那些官方解释,什么“投资于非上市股权”,或者“上市公司非公开交易股权”,看得我头都大了。感觉说了跟没说一样,还是不接地气。
摸索着理解
后来我就换了个思路,不去啃那些干巴巴的定义。我开始琢磨这事儿的本质是啥。说白了,就是一帮有钱人或者机构,把钱凑到一块儿,交给一个专门的团队(就是所谓的基金管理人)去打理。
这个团队,就拿着这笔钱,去找那些还没上市的公司,觉得它将来能发展得特别就把钱投进去,换成这家公司的股份。有时候他们也搞上市公司的,但不是去公开市场买股票,而是私底下交易那种。
主要都谁在玩
搞明白了这个基本意思,我就开始琢磨这里头都有哪些角色。梳理了一下,大概这么几类人:
- 出钱的(LP):就是那些有钱的金主爸爸,可能是大老板、有钱家族,也可能是保险公司、养老基金这些大机构。他们是把钱掏出来交给专业人士去投资的。
- 管钱的(GP):就是那个专业的管理团队,他们负责找项目、投钱、管理投后公司,想办法把投资的公司卖掉或者上市,帮出钱的人赚钱。他们自己也靠这个吃饭,收管理费和分红。
- 被投的公司:就是那些拿到钱、有发展潜力的公司。
我还特意留意了一下,管钱的这帮人也不是随便谁都能干的。好像有规定,管理团队里至少得有那么几个人得有从业资格,不是拉个草台班子就能上手的,要求还挺严。我记得好像看到过说至少得有俩高管得有证。
这事儿怎么运作
知道了谁参与,我就好奇他们具体是怎么操作的。大致流程好像是这样:
第一步是“找钱”,就是基金管理人去跟那些有钱的金主爸爸们“画饼”,说我们多牛,能帮你赚大钱,让他们把钱投到这个基金里来。这叫募集。
第二步是“找项目”,拿着筹来的钱,满世界撒网,找那些看起来有前途但还没上市的公司,或者有机会能让它变得更好的公司。找到合适的就谈价格,投钱进去。
第三步是“管事儿”,投了钱不是就完事了。管理人通常会参与到公司的管理中去,帮公司发展壮大,比如提供资源、改进管理、拓展市场啥的。
一步是“退出”,等公司发展好了,或者到了约定的时间,管理人就得想办法把手里的股份卖掉变现。常见的方式就是让公司上市(IPO),或者卖给其他公司(并购),这样才能把赚到的钱分给出钱的人和自己。
我的实践感受
要说我咋把这些弄明白的?也没啥特别高端的实践。主要是之前有段时间,工作上稍微接触了一点点这方面的信息,逼着自己去看了些资料。那些材料写得那叫一个枯燥,什么基金的组织架构、法律形式(有限合伙制最常见好像),还有各种分类,看得人直打瞌睡。
我还记得当时看一些介绍材料,里面提到啥“考情分析”,说考试难度不大,题型都是单选啥的。当时我就想,嚯,这玩意儿还得考试?后来了解到,好像是基金从业人员需要考的。光是想想那些条条框框和可能挖坑的选择题,我就头皮发麻。还好我只是了解个皮毛,不用去啃那些细节。
这私募股权基金,听着玄乎,扒开了看,就是一种不怎么公开的投资方式。它门槛高,玩得转的人确实得有点道行和资源。对咱们普通人来说,了解个大概齐,知道是怎么回事儿,别被一些高大上的名词唬住就行了。真要参与进去,那又是另一码事了,得谨慎再谨慎。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