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这炒股,我也是一脑袋热才扎进去的。那会儿大概是几年前,工作上感觉到了瓶颈,收入也就那样,不上不下的,心里有点焦虑。然后就看到身边有朋友、同事,偶尔会聊起股票,说谁谁谁又赚了点小钱,心里就有点痒痒了。
最开始完全是小白一个,两眼一抹黑。我就想着,得先学学?就去网上瞎搜,看各种文章、视频。什么K线图、均线、MACD,看得我头晕眼花,感觉每个都挺有道理,但又不知道该信哪个。那时候也看到不少广告,说什么“专家带队”、“内部消息”、“轻松翻倍”之类的,看着挺诱人,但天生有点疑心重,总觉得没那么好的事儿,就没敢去碰。
后来觉得光看不练不行,实践出真知嘛。我就找了个据说还挺大的证券公司,开了个户。开户过程倒是挺顺利的,按着人家客服的指引一步步弄,没几天就搞定了。然后,关键一步来了,得投钱进去。我当时也没敢投太多,就拿了点闲钱,想着就算亏了,也不至于影响生活。
刚开始操作,那叫一个凭感觉。看到哪个股票名字顺眼,或者哪个板块最近新闻多,就买一点。涨了点就赶紧卖,生怕利润跑了;跌了,就死扛着,想着总能涨回来的。结果?追涨杀跌,高买低卖,韭菜的基本操作全让我体验了一遍。那段时间,账户里的数字就跟过山车似的,但总的趋势是往下的,本金没多久就缩水了不少。
亏钱了心里肯定不舒服,我就开始反思。这样瞎搞肯定不行。我意识到,这玩意儿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赚钱的,得有自己的方法和纪律才行。于是我调整了策略,不再追求快速发财了。
我的调整和实践记录
第一步,就是静下心来学习。 我不再看那些花里胡哨的技术指标了,而是去找了些经典的投资书籍来看,比如格雷厄姆、巴菲特那些大佬写的书。虽然很多理念一开始也消化不了,但起码让我明白了价值投资、长期持有的道理。我开始学着去看公司的基本面,比如它的业务是啥、赚不赚钱、有没有前景,虽然分析得很浅,但比以前瞎买好多了。
第二步,是控制操作频率。 以前老是手痒,一天不交易就难受。后来我强迫自己,没有特别看好的机会,或者没到自己设定的买入点,就坚决不动。我开始做交易笔记,每次买入或卖出,都记下来当时是怎么想的,依据是什么。亏了总结教训,赚了也分析原因,是不是运气还是真的看对了。
第三步,是调整心态。 以前股票一涨就激动,一跌就焦虑,天天盯着屏幕心惊肉跳。现在我尽量把心态放平,认识到波动是市场的常态。设置好止损点,到了就认亏出局,不跟它较劲。赚了,达到了预期目标,也别贪心,该卖就卖。
- 实践记录1: 曾经重仓追高一个热门概念股,结果几天就被套牢,后来下决心在反弹时亏损卖出,记下了冲动交易的教训。
- 实践记录2: 通过基本面分析,选定一个自己比较了解行业的公司,在股价相对低位分批买入,虽然短期没大涨,但拿着比较安心,后来确实也获得了一些收益。
- 实践记录3: 制定了简单的交易规则,比如“连续下跌多少不再补仓”、“盈利达到多少考虑止盈”,虽然执行起来有时也犹豫,但比以前完全没章法强。
到我也没觉得自己是啥“高手”,顶多算是个在市场里交了不少学费,稍微懂点规矩,没那么容易被收割的老韭菜。炒股这条路,真的挺难走的,需要不断的学习、实践、反思和坚持。对我来说,它更像是一场马拉松,而不是百米冲刺。赚点小钱可以,想靠这个一夜暴富,我劝你还是早点打消这个念头,踏踏实实工作和生活才是真的。
这就是我这几年在股市里折腾的过程和一些体会,没什么高深的理论,就是个普通人的实践记录,希望能给同样在摸索的朋友一点点参考。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