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今天就跟大家唠唠我最近瞎折腾的一件事儿,就是找那个所谓的“数字经济最正宗龙头股”。纯属个人记录,不构成啥建议,就是分享下我这过程。
一开始我也是两眼一抹黑。到处都在说“数字经济”,听着就高大上,感觉是未来的方向,政策也在推,说是啥经济增长新引擎,到2025年核心产业要占GDP的10%。听得我心里痒痒的,觉得不能错过这趟车?于是我就开始琢磨,得找个这方面的股票捣鼓捣鼓。
我是怎么开始找的
第一步,就是瞎看。 我打开行情软件,搜索带“数字”、“智能”、“数据”这些字眼的股票,哗出来一大堆,看得我头都大了。有的盘子老大,像啥中兴通讯、千方科技这种,感觉是搞通信、搞交通智能化的,你说它跟数字经济沾边,肯定沾,但又觉得不够“纯粹”,业务摊子太大了,好像啥都干点。
那时候真是没头苍蝇一样,看哪个都像,又看哪个都不太像。有朋友说看看那些软件服务的,搞信创的,还有搞数字货币的。我也去翻了翻,比如那个汉王科技,搞识别技术的,听起来挺“数字”的?但一看K线,好家伙,波动也不小,心里有点打鼓。
后来怎么筛选的
然后我就开始静下心来想,到底啥算“正宗”? 我觉得,不能光看名字,也不能光看概念炒作。得看这家公司是不是真的在数字经济的核心环节里干活,是不是靠这个吃饭的。
我给自己定了几个土标准:
- 主营业务要聚焦: 不能是啥都干,最好是核心业务就是数字经济相关的,比如数据处理、数字化解决方案、人工智能应用这些。
- 要有技术含量: 不是纯粹靠政策吃饭或者搞集成的,得有点自己的东西。
- 盘子别太大也别太小: 太大了可能船大难掉头,增长空间想象力小点;太小了风险又太大,容易被淘汰。找个中不溜的。
- 业绩得过得去: 不能是常年亏损靠讲故事活着的。
按照这个思路,我就开始重新过滤。把那些业务太杂的、盘子太大的、或者纯粹蹭概念的先放一边。这个过程挺熬人的,得一个一个去看公司的年报、业务介绍,了解它到底是干嘛的。有时候看半天,发现跟我想的不一样,又得重来。
我还特别留意了那些原本不是干这个,后来转型过来的公司。比如看到有个叫金财互联的,以前好像是搞热处理设备的,后来也往财税数字化这块转。这种转型能不能成功,也是个未知数,得仔细分析。
我的实践和看法
搞了半天,筛选来筛选去,我确实锁定了一两家感觉比较符合我心里“正宗”标准的公司(具体是哪家就不说了哈,免得有荐股嫌疑)。它们可能名气没那么响亮,但业务相对纯粹,就是围绕着企业数字化或者数据智能服务这块做的,技术上也有些积累,市场增长潜力感觉也还行。
找到之后,我也没立马就重仓干进去。 我是先加到自选股里,小仓位试了试水,主要是跟踪观察。看看它的实际经营情况怎么样,看看市场对它的反应,学习学习嘛
整个过程下来,最大的感受就是:
第一,找股票真不是件容易事儿。 特别是这种新概念,信息真真假假,需要自己去辨别。
第二,不能光听别人说。 市场上的声音太多了,每个人说的龙头都不一样,还是得自己下功夫去研究,形成自己的判断逻辑。
第三,实践出真知。 光看不练假把式,小仓位参与一下,或者持续跟踪,才能更真切地感受到市场的脉搏和公司的质地。
好了,今天就啰嗦这么多。这就是我找所谓“数字经济最正宗龙头股”的瞎折腾过程,挺粗糙的,希望能给大家看个乐呵,或者有点启发就行。记住,这纯粹是我个人的实践记录,不是啥投资指南!大家还是要独立思考,谨慎决策。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