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想跟大家伙儿聊聊我琢磨同济堂这只股票(代码600090)那点事儿。也不是什么专业的分析,纯粹是我自个儿的一段实践记录,分享出来给大家伙儿看个乐呵,或者说,提个醒儿也行。
最初的关注与尝试
话说那是啥时候来着,,应该是有一阵子了。我这人平时也没啥大爱就喜欢在股市里头瞎转悠,看看这个瞅瞅那个。同济堂(600090)这只票,一开始我是怎么注意到的?好像是无意间在哪个财经小报上瞄到一眼,说是什么老牌子药企,听着感觉还挺靠谱。那时候也没多想,就把它加到我的自选股里头了。
加进去之后,我就断断续续地观察了一段时间。你也知道,咱小散户嘛信息来源有限,主要就是看看K线图,瞅瞅成交量,再结合着网上东拼西凑来的一些消息。那会儿瞅着它的股价波动,感觉好像有点机会,心里就痒痒了。
下场操作与过程中的起伏
记得那天,我看它盘中好像有点往上拱的意思,当时脑子一热,寻思着,要不进点试试?于是乎,我就在某个不高不低的点位,象征性地买入了一点点。不多,就是想参与一下,感受感受。
买进去之后,那心情可就跟着K线图一块儿颠簸了。涨一点,心里就美滋滋的,盘算着能赚包烟钱;跌一点,又开始嘀咕,是不是买早了,或者是不是要割肉了。那段时间,真是天天盯着手机屏幕,红红绿绿的,看得我眼都快花了。
我记得有一次,它突然往上冲了一下,我还挺高兴,以为要“起飞”了。结果没过两天,又给打回原形,甚至还往下跌了不少。那会儿我就纳闷了,这到底是咋回事?网上查了查,有人说是因为“主力资金流出”,也有人说“大环境不好”,还有人提到什么“公司基本面变化”,说得头头是道,但咱也听不太懂。
我还特意去翻了翻关于同济堂的一些老新闻,说是“公司由新疆轻工供销总公司、和硕县清水河农场供销公司、新疆啤酒厂共同发起”,历史还挺悠久。但这些历史辉煌,好像对眼下的股价也没啥立竿见影的帮助。
后来的反思与记录
就这么来来回回折腾了几趟,我发现自己对这只股票的把握还是太差了。有时候看着它跌到一定程度,觉得差不多到底了,想补点仓,结果它还能继续往下探。有时候看着它涨了,想着赶紧跑,结果它还能再往上冲一冲。
到我也没在这只票上赚到啥大钱,反而因为操作不当,还小小地亏了一笔。 这就是我实践下来的真实感受。
这回折腾同济堂(600090)的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几点:
- 不懂的票少碰: 像我这样,对公司基本面、行业前景啥的都一知半解,光凭感觉和道听途说就去操作,风险太大了。
- 心态要稳: 股价波动是常态,不能因为它涨了就得意忘形,跌了就捶胸顿足。我这回就是心态没稳住,追涨杀跌了。
- 别盲信消息: 网上各种消息满天飞,真真假假很难分辨。比如有人说“上方压力位在5.9元”,但它能不能到,啥时候到,谁也说不准。
今天把这段经历写下来,也算是给自己做个记录,提个醒。股市这东西,真是门大学问,不是随随便便就能玩明白的。以后再操作,我可得更谨慎,多学习,少冲动。也希望我这点小小的实践记录,能给同样在股市里摸爬滚打的朋友们一点点参考,虽然不一定是啥成功经验,但至少是个真实的教训。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