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伊利股份这只票,我断断续续关注了好一阵子了,尤其到了2023年,总想着给自己手里的或者关注列表里的票梳理梳理,看看心里大概能有个什么预期。今天就跟大家唠唠我是怎么琢磨伊利股份2023年那个目标价的,纯属个人瞎琢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哈!
第一步:先摸摸底,看看大环境和公司自己咋样
上来不会直接就去看那些分析师给的价位,我喜欢先自己感受一下。2023年那会儿,我记得整体消费市场挺微妙的,大家花钱都开始变得更小心了。乳制品这块,算是刚需,但高端产品会不会受影响,普通产品竞争会不会更激烈,这些都是我先在脑子里过一遍的。
然后就是伊利本身。我一般会去翻翻他们前几个季度的财报,看看营收、利润这些核心数据怎么样。我记得当时看到伊利2023年头几个季度的表现,好像收入和利润都还在涨,特别是那个扣非净利润,有时候会给点小惊喜,这说明主营业务还是挺扎实的。
我还特别关注了几个点:
- 原奶价格:这个对乳企成本影响太大了。我印象中2023年那段时间,原奶价格好像有往下的趋势,这对伊利这种用奶大户来说,成本压力能小不少,利润空间可能就出来了。
- 产品结构:伊利一直在推高端产品,比如金典、安慕希这些。我就寻思,如果高端产品卖得占比提升,那毛利率肯定好看。
- 市场竞争:国内乳制品市场卷得厉害,蒙牛也不是吃素的,还有各种地方性品牌。伊利的龙头地位稳不稳,市场份额有没有被蚕食,这些也是我琢磨的。
第二步:瞅瞅“专业人士”都怎么说
自己瞎琢磨一通之后,我才会去看看那些券商研究报告。也不是说他们说的就全对,但能提供一些不同的视角和数据支撑嘛我就在一些财经APP或者网站上搜罗了一下,看看各大机构对伊利2023年的目标价预测。
我发现,不同机构给的目标价还真不太一样,有的给得高点,有的给得保守点。我记得有看到说目标价在33块多的,也有看到说能到37块左右的。预期涨幅嘛有的说百分之十几,有的说百分之二十多,甚至还有说百分之四十几的,这个就得看他们是基于哪个时点的股价算的了。
我看这些报告的时候,主要关注他们给出的理由:
- 他们是怎么预测伊利未来的净利润的?比如,他们会说预计2023年净利润能到100多个亿。
- 他们给的市盈率(PE)是多少倍?比如,有的会参考历史PE,有的会参考同行业其他公司的PE,可能会给个2024年20倍PE之类的。
- 他们看好伊利的哪些方面?比如产品结构升级、成本控制、渠道下沉、海外市场拓展之类的。
我当时看到好几份报告都提到了伊利Q3业绩超预期,说液态奶恢复得不错,奶粉业务虽然有压力但跌幅在收窄,这些都增强了他们看好的信心。
第三步:结合自己的判断,形成一个模糊的“心理价位”
看了那么多信息,不能光看不思考。我就把这些信息跟我自己第一步的判断结合起来。比如,原奶价格下跌这个事,机构报告里肯定也会提到,这就跟我自己的观察对上了,心里就更踏实一点。
再比如,机构说的产品结构升级,我也挺认同的,毕竟消费升级是个大趋势,伊利往高端走也是必然的。但是,我也会想,这个升级过程会不会很慢?高端产品是不是真的那么好卖?
还有就是那些目标价,比如33块、35块、37块这些。我会想,这些价格对应当时的股价,上涨空间有多大?这个空间吸引力如何?我不会死抠某一个具体数字,而是形成一个大致的区间。
我记得当时伊利股价可能在二十大几块晃悠,如果目标价能到三十三四,那也算有点盼头。要是真能像某些乐观报告说的冲到三十七八,那简直是美滋滋了。这些报告嘛看看就最终股价怎么走,还得市场说了算,还得看公司后续的实际经营情况。
我当时心里琢磨的是:如果伊利能稳住基本盘,成本端压力缓解,产品结构再优化优化,那2023年业绩应该不会太差。结合券商给的一些目标价,我心里大概就有个谱了,觉得伊利在2023年,如果市场情绪不是特别差的话,往30元以上走一走,甚至碰一碰之前一些报告里提到的33-35元区间,也不是完全没可能。
持续跟踪,动态调整
这目标价也不是定下来就不变了。市场在变,公司经营也在变。我琢磨完之后,也不是就完事了,还会时不时看看伊利的最新动态,比如新的财报出来了,或者行业里有啥大新闻了,都会影响判断。
我当时看完这些,感觉伊利2023年的基本面还行,机构的预期也大多偏正面。至于具体哪个目标价能实现,那就得交给时间了。我就是这么一步步自己瞎琢磨的,分享给大家,图一乐呵,千万别当真哈!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