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今天想跟大家聊聊我最近捣鼓的一件事儿,就是关于恒生科技指数那个最高点的事儿。这玩意儿最近挺火,我也跟着凑了个热闹,自己瞎琢磨了一番,顺便记录了下过程。
我是怎么一步步发现和记录的?
第一步:起因是刷新闻瞅见的。
咱平时也没啥大事,就喜欢有空的时候刷刷手机,看看新闻资讯啥的。大概是二月中那几天,具体哪天我得翻翻记录,,想起来了,差不多是2月13号或者14号那样子,我看到好几条推送都在说港股怎么怎么涨,恒生科技指数怎么怎么牛。
当时我就心里“咯噔”一下,因为我印象里这指数前阵子可是跌得不轻,怎么突然就“V”上去了?
第二步:打开行情软件核实一下。
光看新闻标题党不行,我这人有个习惯,看到这种财经方面的大动静,总得自己打开行情软件瞅瞅才踏实。于是我就立马摸出手机,点开我常用的那个看盘的APP,找到了恒生科技指数(代码好像是HSTECH来着,记不太清了,反正就那个)。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那K线图,确实是“噌噌噌”往上走的,一根大阳线特别显眼。新闻里说的那些,比如什么“突破去年10月7日(或者8日,不同新闻源说法略有出入)的高点”,还有“创2022年2月以来新高”,这些信息在图表上一对比,基本都对得上。
第三步:回忆和查找过去的“高点”。
看到它创了新高,我就特好奇它之前的“最高点”到底是多少,以及这回突破的那个“去年10月高点”具体是个啥情况。我就开始拖动K线图,往前翻历史数据。
- 我先找到了新闻里提到的那个“去年10月”的高点,大概是5451点附近,确实是被突破了。
- 然后我就继续往前翻,想看看它历史上的巅峰是啥时候,大概在多少点。这个就得费点劲了,因为时间跨度比较大。我记得好像是2021年初那会儿,那才是真的高,具体数字我现在一时半会儿也报不准,得再仔细查查我当时的记录截图。但这回的反弹,虽然没到历史最高,但能突破一个重要的阶段性高点,也挺说明问题的。
第四步:记录当时的观察和想法。
就喜欢瞎鼓捣,看完之后,总觉得得记下点于是我就随手截了几张图,主要是当时的K线图,还有一些相关新闻的重点内容。然后我就在自己的一个小本本上(是电子笔记)写了几句:
“恒生科技指数今天大涨,突破了XXXX点(当时看到的具体点位),创了XX以来新高。看样子市场情绪有所回暖。之前跌了那么久,这回反弹力度还不小。”
我还特意标注了一下日期,就是我看到新闻和查证的那天,大概是2月13日到18日那几天里的某一天,因为那几天新闻推送的特别密集。
第五步:后续的零散观察。
之后几天,我也会时不时瞄一眼这个指数的走势。虽然不是天天盯着,但心里总有个谱。我发现,这个突破之后,市场讨论的热度也上来了不少,各种分析解读也多了起来。什么“港股牛市来了”、“科技股春天到了”之类的说法也开始冒头。
我个人倒没那么乐观或者悲观,就是觉得,能从低谷爬上来,突破一个重要的压力位,总归是个积极的信号。这说明之前被压制的一些因素可能有所缓解,或者市场发现了一些新的价值点。
总结一下我的实践感受:
整个过程很简单,就是:看到信息 -> 产生好奇 -> 主动查证 -> 记录关键节点 -> 持续观察(非必要)。
对我来说,这回关注恒生科技指数“最高点”(是阶段性高点)的过程,更像是一次对市场动态的即时捕捉和学习。我不是什么专业的分析师,就是个喜欢自己动手查查数据,记录点东西的普通人。通过这种方式,能让我对市场多一点点了解,也算是一种小小的实践和积累。
今天就先分享这么多,都是我自己的粗浅记录和看法,大家随便看看就别太当真哈!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