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伙儿今天得空,就想跟各位聊聊我最近捣鼓的一只基金,叫“景顺长城内需增长二”。纯粹是个人的一点实践记录,不成什么投资建议,各位就当听个乐子,顺便交流交流经验。
我是怎么瞅上这只基的
说起来,我这人平时对钱这事儿,也不是特别上心,够花就行。但眼瞅着钱放银行里那点利息,还不够通货膨胀啃的,心里就有点痒痒,琢磨着得找个地方让它稍微活动活动,别发霉了不是?
一开始也没啥头绪,就到处瞎看。后来有一次,听广播里老在说要拉动内需,促进国内大循环什么的。我就想,这方向听着靠谱,毕竟咱国家这么大个市场,老百姓的吃喝拉撒睡,这里头肯定有机会。顺着这个思路,我就开始留意那些名字里带“内需”、“消费”的基金。
一来二去,就扒拉到了这个“景顺长城内需增长二”,全名叫景顺长城内需增长贰号混合A,代码是260109。一看名字,挺直白,就是冲着内需增长去的,感觉跟我最初的想法还挺合拍。
上手前的瞎琢磨
找到目标了,咱也不能脑子一热就往里冲。我这人虽然不算精明,但基本的谨慎还是有的。我先是点开它的详细资料看了看。说是混合型,风险等级标的是中高风险。我心里嘀咕,中高风险,那波动估计小不了,得悠着点。
然后我就翻了翻它的持仓,看看它都买了些啥股票。大体上都是些咱们生活中常见的消费品牌,还有一些医药、服务业的公司。感觉这些东西,跟咱们老百姓的生活贴得近,不像有些高科技玩意儿,咱也搞不懂它到底是干啥的,心里没底。
再瞅瞅业绩,这玩意儿就跟坐过山车似的。我记得当时看到的数据,近一周收益率还是负的,好像是-0.74%啥的,但近三个月又有点正收益,大概0.47%的样子。拉长时间看,有高点有低点。当时我就琢磨,这玩意儿短期波动肯定是免不了的,关键看长期趋势是不是向上。毕竟叫“内需增长”,这增长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
我还特意去一些基金讨论区潜了潜水,看看其他持有的人都怎么说。有喊好的,有骂娘的,看了一圈下来,感觉跟其他基金也差不多,涨了都说跌了都发愁。不过有句话说得挺实在,“政策强信心,预期正改善”,感觉只要大方向没错,短期颠簸一下也正常。
我的小打小闹实践
综合考虑了一番,我决定先小小的投一点试试水。金额不大,就是那种亏了也不会太心疼,赚了能买几斤猪头肉改善下伙食的程度。我这人就是这样,对新事物有点好奇,但又怕风险,所以一般都是小步快跑,不对,是小步慢走,摸着石头过河。
扔进去之后,一开始也没太天天盯着。就是偶尔想起来了,打开瞅一眼净值。涨了,心里美滋滋一下;跌了,就安慰自己,没事儿,长期持有,放宽心。
记得有段时间,市场行情不它也跟着出溜下去不少,那K线图绿得我心里都发慌。那会儿真是有点坐不住,天天琢磨要不要割肉跑路算了。老婆看我天天唉声叹气的,就说我:“你当初投这点钱不就图个乐呵,学习学习嘛怎么还真把自己陷进去了?”
这话还真点醒了我。我冷静下来想了想,我投它的初衷不就是看好内需这个大方向嘛只要这个基本面没变,一时的涨跌又能说明啥?于是我就咬咬牙,没动,就当是考验自己的定力了。
目前的一点体会
现在回过头看,当初的“咬牙坚持”也谈不上什么英明神武,就是一种经历。这只基金的表现嘛也还是那样,有起有落。它不会让你一夜暴富,但也不会让你一下子就回到解放前(只要你别梭哈)。
通过捣鼓这个“景顺长城内需增长二”,我最大的收获可能不是赚了多少钱,而是对自己的投资心态有了更深的认识。懂得了不要追涨杀跌,学会了在市场波动的时候尽量保持冷静。这都是用真金白银换来的一点点教训和体会。
我还发现,像这种专注于特定主题的基金,比如“内需”,它的表现跟国家政策、宏观经济的关联度还是挺大的。平时多看看新闻,了解了解大方向,对理解它的走势也挺有帮助。
这回实践算是一次学习过程。以后再接触其他投资品,心里也能更有数一些。不过话说回来,我这点经验也就是抛砖引玉,大伙儿有啥高见,欢迎一起唠唠。记住,投资这事儿,风险自负,自己得多研究,别听风就是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